陕南杂交水稻产量和产量构成因素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被引:14
作者
王海潮 [1 ]
肖红旭 [2 ]
王小红 [2 ]
李厚华 [1 ]
张建平 [1 ]
邓根生 [3 ]
陈汉俊 [1 ]
机构
[1] 汉中市种子管理站
[2] 南郑县种子管理站
[3] 汉中市农科所
关键词
杂交水稻; 产量构成因素; 灰色关联度分析;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1 [稻];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通过对2008年陕西省水稻品种区域试验A组12个杂交组合的产量和7个产量因素进行灰色关联分析,以明确水稻产量和产量构成因素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影响产量的7个因素中,其大小顺序为日产量>亩有效穗>千粒重>每穗实粒数>穗长>亩最高苗数>每穗总粒数。
引用
收藏
页码:20 / 22+33 +33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水稻超高产育种理论与方法.[M].陈温福; 徐正进; 著.科学出版社.2007,
[2]  
作物灰色育种学.[M].郭瑞林著;.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1995,
[3]   杂交中稻成穗率的限制因素及其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J].
徐富贤 ;
熊洪 ;
朱永川 ;
张林 ;
郭晓艺 ;
刘茂 ;
周兴兵 .
种子, 2009, (06) :43-47
[4]   关于对灰色关联分析结果问题的探讨 [J].
石桂双 .
种子科技, 2007, (03) :43-45
[5]   杂交水稻超高产育种 [J].
袁隆平 .
杂交水稻, 1997, (06) :4-9
[6]   灰色系统与农业 [J].
邓聚龙 .
山西农业科学, 1985, (05) :34-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