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白斑综合症病毒(WSSV)对虾相关免疫因子的研究

被引:63
作者
雷质文
黄倢
杨冰
俞开康
机构
[1]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
[2] 青岛海洋大学水产学院 山东青岛
[3] 山东青岛
关键词
中国对虾; 白斑综合症病毒; 对虾血淋巴; 免疫因子;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945.46 [];
学科分类号
0906 ;
摘要
12 9尾中国对虾 (Penaeuschinensis)分别捕自未暴发白斑综合症 (WSSV病毒所致 )虾池、WSSV暴发虾池以及曾暴发WSSV虾池。用斑点杂交和组织病理学方法确定各尾对虾的染毒 (WSSV)程度。用 96孔酶标板法测量相应个体血淋巴上清液的抗菌活力 (Ua)、溶菌活力 (UL)、酚氧化酶 (PO)活性以及过氧化酶 (POD)相对活性 ;用硝酸纤维膜斑点法测定其碱性磷酸酶 (ALP)相对活性 ;用血凝法测定其凝集效价(HAT)。通过对以上免疫指标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表明 ,WSSV感染与对虾血淋巴PO活性以及ALP相对活性变化有紧密联系 ;不同虾池各免疫因子差异显著 ,发病虾池虾样各免疫指标平均值均低于其他虾池 ;曾发病虾池的虾样PO活性较强 ;WSSV与HPV感染无统计学意义上的相关性 ;未发病虾池与曾发病虾池实验对虾的Ua与UL 相关性极显著 ,发病虾池实验对虾Ua与UL 呈负相关 ;发病虾池对虾PO与ALP活性相关性显著。不同性别中国对虾血淋巴上清液的免疫因子活性没有显著差异
引用
收藏
页码:46 / 51+107 +107-109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中国对虾血淋巴抗菌活力的测定 [J].
李春猛 ;
战文斌 ;
周丽 ;
俞开康 .
青岛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9, (04) :599-603
[2]   对虾皮下及造血组织坏死杆状病毒单克隆抗体的ELISA快速检测 [J].
史成银 ;
黄倢 ;
宋晓玲 .
中国水产科学, 1999, (03) :117-119
[3]   中国对虾病虾体内同工酶表型变化的初步研究 [J].
黄灿华 ;
陈棣华 .
中国水产科学, 1999, (01) :46-50
[4]   甲壳动物中的酚氧化酶原激活系统研究评价 [J].
孟凡伦 ;
张玉臻 ;
孔健 ;
马桂荣 .
海洋与湖沼, 1999, (01) :110-116
[5]   中国对虾暴发性流行病的血液病理研究 [J].
吴垠 ;
邢殿楼 ;
祝国芹 ;
桂远明 ;
王斌 ;
李华 .
中国水产科学, 1998, (03) :54-58
[6]   长毛对虾碱性磷酸酶性质 [J].
陈清西,陈素丽,石艳,朱凌翔,颜思旭 .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6, (02) :257-261
[7]   中国对虾疾病与免疫机制 [J].
李光友 .
海洋科学, 1995, (04) :1-3
[8]   口服免疫药物后中国对虾某些血淋巴因子的测定及方法研究 [J].
王雷 ;
李光友 ;
毛远兴 .
海洋与湖沼, 1995, (01) :34-41+115
[9]  
生物统计学[M]. 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 , 杨运清等主编, 1996
[10]  
分子克隆实验指南[M]. 科学出版社 , (美)J.萨姆布鲁克(J.Sambrook)等著, 1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