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庭湖区湿地生态旅游资源保护与开发研究

被引:35
作者
董明辉
朱有志
庄大昌
机构
[1] 常德师范学院经济与资源环境系!常德,常德师范学院经济与资源环境系!常德,常德师范学院经济与资源环境系!常德
关键词
洞庭湖; 湿地; 生态旅游资源; 保护性开发;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592 [中国旅游事业];
学科分类号
120203 ;
摘要
洞庭湖区湿地是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三大湿地资源集中地之一 ,在其特殊的地理环境、自然条件和人类活动的长期共同作用下 ,形成了独特的湿地生态旅游资源景观、明显的碟形盆地带状地貌、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极为丰富的动植物资源、构成该区生态旅游资源的主要因素 ,又呈东、南、西三大片分布 ,且各具特色 ;洞庭湖湿地生态旅游资源的特殊性。几乎涵盖亚热带内陆所有湿地类型造就了该区湿地生态旅游资源的多样性。围湖造田人工围垦、工业废水农药污染、乱捕乱猎人类干扰导致了该湿地生态旅游资源系统的脆弱性。治理对策为 :退田还湖 ,确保自然湿地生态系统面积 ,科学解决“田湖之争” ,复还湿地生态系统。标本兼治 ,力争入湖泥沙量控制到最小程度 ,稳定湖泊、沼泽等自然景观面积。恢复重建 ,规范与扩大湿地自然保护区 ,并进行有效的长期监测。总之 ,洞庭湖区湿地旅游的开发 ,必须定位为生态旅游资源的保护性开发 ,改变只重视湿地生产功能而忽视其生态功能的倾向 ,全面开发湿地的社会、经济和生态综合效应 ,实现湿地生态旅游资源的永续利用
引用
收藏
页码:82 / 86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我国湿地资源现状、问题及对策 [J].
王瑞山 ;
王毅勇 ;
杨青 ;
杨桂谦 ;
张光 ;
刘滨华 .
资源科学, 2000, (01) :9-13
[2]   洞庭湖湿地生态系统及其评价 [J].
李矿明 ;
李喜保 ;
卢立 ;
周国芳 ;
但新球 .
中南林业调查规划, 1999, (03) :43-47
[3]   洞庭湖湿地的面积变化与演替 [J].
黄进良 .
地理研究, 1999, (03) :297-304
[5]   湿地生态系统生态特征变化及其可持续性问题 [J].
崔保山 .
生态学杂志, 1999, (02) :44-50
[6]   洪灾后的反思──湿地管理和洪水灾害的生态关系浅析 [J].
余国营 .
生态学杂志, 1999, (01) :35-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