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7 条
上扬子台地晚震旦世灯影组中葡萄状-雪花状白云岩的成因意义
被引:22
作者:
陈明
许效松
万方
尹福光
机构:
[1] 成都地质矿产研究所
[2] 成都地质矿产研究所 四川成都成都理工大学沉积地质研究所
[3] 四川成都
来源:
关键词:
淋滤作用;
细菌集合体;
生油层;
储集层;
D O I:
10.19719/j.cnki.1001-6872.2002.04.007
中图分类号:
P588.2 [沉积岩];
学科分类号:
070901 ;
摘要:
葡萄状 -雪花状白云岩是白云岩形成之后经淡水淋滤作用而成 ,葡萄内或雪花周围的有机物质不是原生藻 ,而是蓝绿藻经细菌腐解后形成的细菌集合体。该套白云岩的形成与沉积环境关系密切 ,与藻类多少无关。葡萄状白云岩富含有机物质 ,而雪花状白云岩孔洞发育 ,因此葡萄状 -雪花状白云岩既是生油层 ,又是良好的储集层 ,对其重新认识和定位 ,必将为寻找深部油气资源提供极为重要场所
引用
收藏
页码:33 / 37
页数:5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