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9 条
抗虫内生工程菌对亚洲玉米螟的杀虫效果及其在植株体内的动态变化
被引:3
作者:
段灿星
张青文
徐静
熊延坤
周明■
机构:
[1] 中国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中国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中国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中国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中国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北京,北京,北京,北京,北京
来源:
关键词:
工程菌;
亚洲玉米螟;
生物测定;
荧光假单胞菌;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476.1 [];
学科分类号:
0904 ;
摘要:
利用 3株转 Bt cry1A(c)基因的抗虫工程菌 ,对亚洲玉米螟 Ostrinia furnacalis进行离体生物测定。结果表明 :在相同浓度下 ,工程菌对玉米螟的杀虫活性均高于 Bt野生菌株 ;幼虫死亡率与浓度呈正相关 ,体重、体长与浓度呈负相关 ;工程菌 RPT4 0、RPT5 0、RPT5 5和野生型 Bt菌株 HD- 73对玉米螟的 L C50 值分别为71.2 6 ,36 .33,84 .71和 172 .36μg.g-1。在以 RPT5 0注射接种的活体生测中 ,处理株对玉米螟具有明显的抗性 ,虫体重减轻 2 4 .5 %~ 5 2 .3% ,体长降低 2 2 .6 %~ 6 4.6 %。工程菌 RPT5 0接种玉米 10 d后 ,玉米体内菌量逐步增多 ,2 0 d后菌量迅速增加 ,30 d左右达到最高峰 ,根、茎、叶中的菌量分别达 3.7× 10 6,3.0× 10 6,1.3×10 6cfu.g-1;此后开始回落 ,5 0 d后趋于稳定 ;6 0 d后根、茎、叶中的菌量约保持在 4 .0× 10 5,3.5× 10 5,7.0× 10 4cfu.g-1的水平。该菌在玉米根、茎中的分布量明显高于叶片
引用
收藏
页码:75 / 79
页数:5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