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广告屏蔽类案件中不正当竞争行为认定的再思考

被引:16
作者
龙俊
机构
[1] 福建师范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广告屏蔽; 一般条款; 不正当竞争; 后果验证; 竞争秩序;
D O I
10.16290/j.cnki.1674-5205.2021.04.015
中图分类号
D912.29 [经济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7 ;
摘要
以往有关视频广告屏蔽类案件的裁判,大体沿袭了"解释一般条款-提取规范命题-引入裁判方法"的结构脉络。从司法实践看,作为解释前提的规则提取通常仅完成了内部证成环节而忽略了外部证成说理,从而使得认定标准的正当性受到质疑。以事实后果和逻辑后果为导向的"后果取向型"裁判思维,可以通过"社会效果评析法律效果"的方式,实现对裁判结论正当性的有效推演。基于后果取向型的裁判思维,"爱奇艺诉极科极客"等视频广告屏蔽类案件对"经营者商业模式有限损害""消费者不当利益消极保护"以及"市场中竞争秩序有效示范"等后果方面产生影响,将其作为不正当竞争行为的规制规则具有合理性。
引用
收藏
页码:117 / 131
页数:15
相关论文
共 47 条
[1]   广告过滤行为的正当性评价 [J].
兰楠 .
华东政法大学学报, 2019, 22 (02) :80-87
[2]   浏览器屏蔽视频网站广告行为性质研究——关于深圳市某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诉北京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不正当竞争纠纷案的思考 [J].
冯晓青 ;
陈东辉 .
河北法学, 2018, 36 (05) :42-51
[3]   论《反不正当竞争法》下广告屏蔽软件的合法性判断 [J].
梁志文 .
电子知识产权, 2018, (01) :12-20
[4]   新兴权利渐进入法的路径探析 [J].
王庆廷 .
法商研究, 2018, 35 (01) :30-41
[5]   反不正当竞争法视野下商业道德认定的困局及破解 [J].
叶明 ;
陈耿华 .
西南政法大学学报, 2017, 19 (05) :74-82
[6]   追求裁判的社会效果:1983—2012 [J].
宋亚辉 .
法学研究, 2017, 39 (05) :18-34
[8]   网络干扰行为的竞争法规制——“非公益必要不干扰原则”的检讨与修正 [J].
宋亚辉 .
法商研究, 2017, 34 (04) :91-100
[9]   法律的形式与功能 以“知假买假”案为分析范例 [J].
熊丙万 .
中外法学, 2017, 29 (02) :300-3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