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参数微物理方案的冰相过程模拟及冰核数浓度的影响试验1

被引:15
作者
沈新勇 [1 ,2 ]
梅海霞 [1 ,3 ]
王卫国 [4 ]
黄文彦 [1 ]
机构
[1]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气象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2]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云降水物理与强风暴实验室
[3] 江苏省气象科学研究所
[4] 美国国家海洋大气管理局环境预测中心
关键词
单气柱模式; Morrison 2-mon方案; 微物理; 凝华凝冻核; TWP-ICE试验;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57 [主要气象要素和天气现象预报]; P426.63 [固态晶状降水];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利用耦合Morrison 2-mon(MOR)双参数微物理方案的中尺度天气研究与预报模式(WRF)中的单气柱模式,对热带暖池国际云试验(TWP-ICE)期间的个例进行数值模拟。通过与观测资料和云分辨率模式的模拟结果进行对比,检验MOR方案对热带对流云系的微物理特征的模拟能力。模拟结果显示:MOR方案能够较好地模拟出热带云系中液相和冰相水凝物的垂直分布以及随时间的演变特征。地表向下长波辐射和大气顶向外长波辐射的量级和时间演变趋势同观测也非常接近。对与冰晶和雪有关的云微物理特征分析之后发现:季风活跃期,冰晶主要的源汇项有凝华增长过程、沉降过程、冰晶向雪的自动转化以及冰晶被雪碰并的过程。由于冰晶主体位于温度低于―20°C的高空,因而它对雨水的形成主要是间接贡献。同时期雪的主要源汇项中,凝华增长和沉降过程占据着主导地位。雪的凝华过程消耗了大量的水汽,可能抑制了冰晶的增长。另外雪的融化过程非常强盛,是产生降水的重要因子。季风抑制期,冰相的微物理过程变得相对简单且整体削弱,以凝华升华和沉降过程为主。凝华凝冻核的数浓度(Ndep)的气溶胶敏感性试验表明:季风抑制期,高空的冰晶云的宏观和微观性质对凝华凝冻核数浓度的响应情况呈现显著的线性特征。冰晶的含量随着Ndep的增加而增加,反之降低。该时期微物理过程主要同冰晶有关,水分的分配较为简单,Ndep增加时,高空冰云中小冰晶粒子数目增多且云顶升高,使得大气顶部向外长波辐射(OLR)值减小,反之冰云主体中冰晶有效半径增加,高空的冰云更加透明,云顶更低,对OLR值增加起促进作用。而季风活跃期,微物理过程复杂,冰晶云的宏微观特征对Ndep的响应表现出一定的不规律特征。
引用
收藏
页码:83 / 99
页数:17
相关论文
共 28 条
[1]   不同天气系统影响下广东省酸雨特征对比分析——气象场数值模拟 [J].
邹德龙 ;
罗栩羽 ;
范绍佳 ;
钟流举 ;
樊琦 .
中国环境科学, 2012, 32 (08) :1439-1446
[2]   云凝结核浓度对WRF模式模拟飑线降水的影响:不同云微物理参数化方案的对比研究 [J].
董昊 ;
徐海明 ;
罗亚丽 .
大气科学 , 2012, (01) :145-169
[3]   污染气溶胶对山西一次降水过程影响的数值模拟 [J].
肖辉 ;
银燕 .
大气科学 , 2011, (02) :235-246
[4]   东北地区春季冷锋云系降水个例数值模拟及机理研究 [J].
马国忠 ;
银燕 ;
王秋京 .
黑龙江气象, 2010, 27 (04) :4-8
[5]   对流云对大气气溶胶和相对湿度变化响应的数值模拟 [J].
荣艳敏 ;
银燕 .
大气科学 , 2010, (04) :815-826
[6]   一次积层混合云降水实例的数值模拟分析 [J].
于翡 ;
姚展予 .
气象, 2009, 35 (12) :3-11+161
[7]   一次梅雨锋暴雨云物理特征的数值模拟研究 [J].
鞠永茂 ;
王汉杰 ;
钟中 ;
宋帅 .
气象学报, 2008, (03) :381-395
[8]   热带深对流云砧数值模拟及云凝结核数浓度对其影响的初步试验 [J].
金莲姬 ;
银燕 ;
王盘兴 ;
陈宝君 .
大气科学, 2007, (05) :793-804
[9]   东亚强寒潮——冷涌越过赤道并引发南半球热带气旋和强降水的个例研究 [J].
赵思雄 ;
曾庆存 .
气候与环境研究, 2005, (03) :229-247
[10]   冰核浓度变化对云辐射的模拟试验 [J].
李娟 ;
毛节泰 ;
胡志晋 ;
游来光 ;
张蔷 .
气象学报, 2004, (01) :77-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