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流云对大气气溶胶和相对湿度变化响应的数值模拟

被引:10
作者
荣艳敏
银燕
机构
[1] 不详
[2]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中国气象局大气物理与大气环境重点开放实验室
[3] 不详
关键词
气溶胶; 云微观结构; 降水; 相对湿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513 [粒状污染物];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利用二维面对称分档云模式研究了气溶胶颗粒物浓度和尺度谱分布对混合相对流云微物理过程和降水的影响,并重点讨论了气溶胶效应随环境相对湿度的变化。结果表明,在初始热力和动力条件相同的情况下,相对清洁的海洋性云在发展和成熟阶段能更有效地产生雨滴、冰晶和霰粒,形成更强的雷达反射率。随着气溶胶浓度增加,比如在本文模拟的污染大陆性云中,气溶胶粒子数浓度的增加限制云滴增长,不利于降水粒子的形成。模拟结果也发现,环境相对湿度对气溶胶效应有显著影响,即当地面相对湿度从50%增大到70%时,所模拟的云从浅对流泡发展为深对流云;气溶胶对云微物理特性和降水的影响在干空气中较小,但在湿空气中表现非常显著,这与前人结果一致。随着相对湿度的增加,冰相粒子出现的时间提前,增长加快,云砧范围扩大,但相对来说,降水起始时间对相对湿度的变化比气溶胶更敏感。
引用
收藏
页码:815 / 826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四川盆地西部暴雨对初始水汽条件敏感性的模拟研究 [J].
卢萍 ;
宇如聪 ;
周天军 .
大气科学 , 2009, (02) :241-250
[2]   华北地区气溶胶对区域降水的影响 [J].
段婧 ;
毛节泰 .
科学通报, 2008, (23) :2947-2955
[3]   秦岭地区气溶胶对地形云降水的抑制作用 [J].
戴进 ;
余兴 ;
Daniel ROSENFELD ;
徐小红 .
大气科学, 2008, (06) :1319-1332
[4]   热带深对流云砧数值模拟及云凝结核数浓度对其影响的初步试验 [J].
金莲姬 ;
银燕 ;
王盘兴 ;
陈宝君 .
大气科学, 2007, (05) :793-804
[5]   华北地区层状云微物理特性及气溶胶对云的影响 [J].
黄梦宇 ;
赵春生 ;
周广强 ;
段英 ;
石立新 ;
吴志会 .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2005, (03) :360-368
[6]   初值及物理过程对“98·7”暴雨预报结果的影响 [J].
贝耐芳 ;
赵思雄 .
气候与环境研究, 2002, (04) :386-396
[7]   我国平均水汽含量分布的基本特点及其控制因子 [J].
邹进上 ;
刘惠兰 .
地理学报, 1981, (04) :377-3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