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体验论看汉语“吃”的转喻和隐喻认知模式及其特点

被引:28
作者
聂亚宁
机构
[1] 湖南大学外国语学院
关键词
体验论; 隐喻; 转喻; 吃; 汉语;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H15 [写作、修辞];
学科分类号
0501 ; 050103 ;
摘要
研究了汉语"吃"的隐喻和转喻的认知模式和特点。语料的分析研究表明汉语"吃"的隐喻和转喻来自人体和客观世界的互动,来自人的感觉器官,即:视觉、味觉、触觉、嗅觉和食物的色、香、味、质的密切互动,还和各种食物的享用处所有着密切的联系。实证的研究还表明汉语"吃"的隐喻和转喻具有如下认知特点:转喻在其转隐喻连续体中具有重要的认知作用,较大的概括性使"吃"作为源语域得到更多的凸显,较高的使用频率使"吃"具有更多的隐喻和转喻,对食物的体验面越广,"吃"的隐喻性用法也越多,概念隐喻具有更强的认知力,汉语"吃"的隐喻和转喻具有汉语文化的民族特色。
引用
收藏
页码:113 / 117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英汉语中与“吃”有关的隐喻比较 [J].
杨春生 .
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4, (12) :46-48
[2]   论转喻与隐喻的连续体关系 [J].
刘正光 .
现代外语, 2002, (01) :62-70+61
[3]   从汉字“吃”看汉语词语的信息特征 [J].
卢小宁 .
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 (01) :57-61
[4]   “吃食堂”的认知考察 [J].
王占华 .
语言教学与研究, 2000, (02) :58-64
[5]   “吃食堂”与语法转喻 [J].
任鹰 .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2000, (03) :59-67+80
[6]   Why cognitive linguistics requires embodied realism [J].
Johnson, M ;
Lakoff, G .
COGNITIVE LINGUISTICS, 2002, 13 (03) :245-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