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县—罗家堡断裂晚第四纪活动特征:兼论1654年礼县8级地震孕震机制

被引:34
作者
杨晓平 [1 ]
冯希杰 [2 ]
黄雄南 [1 ]
宋方敏 [1 ]
李高阳 [2 ]
陈献程 [1 ]
张玲 [1 ]
黄伟亮 [1 ]
机构
[1]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活动构造与火山重点实验室
[2] 陕西省地震局
关键词
礼县8级地震; 活动断裂; 地震破裂; 发震构造; 南北地震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315.2 [地震与地球构造];
学科分类号
070801 ;
摘要
1654年7月21日甘肃省礼县8级地震发生在南北地震带的中北段,该地区的构造变形和构造活动与青藏高原向北东方向的扩展密切相关,复杂的构造几何特征主要受控于东昆仑断裂、西秦岭北缘断裂和一系列北东向断裂.礼县—罗家堡断裂为一条北东东向的左旋走滑活动断裂,错断了含有仰韶文化红色陶瓷片的一级阶地堆积物,阶地面上断层陡坎高约1.5m.沿断裂带发现冲沟的左旋位错量为3~10m,晚更新世黄土中残留的断层陡坎高4.5~8m.其中两条冲沟中发现裂点,高3.5~3.9m,距断层陡坎的距离为16m.礼县—盐关—罗家堡—天水镇一带发育大量的滑坡,长轴走向与礼县—罗家堡断裂一致,滑坡体后缘、侧壁陡峭,出露晚第四纪黄土,鲜有植被覆盖.礼县—罗家堡断裂为1654年8级地震的发震断裂.综合分析认为,受青藏高原向北东方向的扩展,被西秦岭北缘断裂、礼县—罗家堡断裂和岷县—宕昌断裂围限的礼县次级地块向南东滑动可能导致了1654年礼县8级地震的发生.断裂北、南两侧地壳电性结构的差异为强震的孕育提供了深部构造条件.
引用
收藏
页码:504 / 519
页数:16
相关论文
共 40 条
[1]  
甘东南地区两次8级历史疑难地震发震构造与发震机制研究.[D].刘白云.中国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2012, 04
[2]  
青藏高原东北部几条主要断裂带的定量研究.[D].李传友.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2005, 02
[3]  
青藏高原东北缘晚新生代以来的构造变形特征与时空演化.[D].袁道阳.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2003, 04
[4]  
Opening ClosingTectonics of the Central Orogenic Belt..Jiang C F;Wang Z Q;Li J Y;et al;.Geological Publishing House.2000,
[5]  
Continuous deformation of the Tibetan Plateau from 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data..Zhang PZ; Shen ZK; Wang M; et al;.Geology.2004,
[6]  
中央造山带开合构造.[M].姜春发等著;.地质出版社.2000,
[7]  
中国地震目录.[M].顾功叙 著.科学出版社.1983,
[8]   西秦岭与南北地震构造带交汇区深部电性结构特征 [J].
詹艳 ;
赵国泽 ;
王立凤 ;
王继军 ;
陈小斌 ;
赵凌强 ;
肖骑彬 .
地球物理学报, 2014, 57 (08) :2594-2607
[9]   甘肃东南地区构造活动与2013年岷县—漳县MS6.6级地震孕震机制 [J].
郑文俊 ;
袁道阳 ;
何文贵 ;
闵伟 ;
任治坤 ;
刘兴旺 ;
王爱国 ;
许冲 ;
葛伟鹏 ;
李峰 .
地球物理学报, 2013, 56 (12) :4058-4071
[10]  
Deep structure beneath the southwestern section of the Longmenshan fault zone and seimogenetic context of the 4.20 Lushan M_S7.0 earthquake.[J].ZHAN Yan;ZHAO GuoZe;UNSWORTH Martyn;WANG LiFeng;CHEN XiaoBin;LI Tao;XIAO QiBin;WANG JiJun;TANG Ji;CAI JunTao;WANG YanZhao;.Chinese Science Bulletin.2013, Z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