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逆温层特征及其对空气质量的影响分析

被引:10
作者
郭丽娜
黄容
马艳
机构
[1] 青岛市气象局
关键词
青岛; 接地逆温; 逆温强度; 空气质量; API;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51 [大气污染及其防治]; X16 [环境气象学];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2 ;
摘要
利用2006—2012年青岛站逐日08时和20时(北京时)的探空资料,研究了青岛市大气逆温层特征和变化规律以及大气逆温层和城市空气质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青岛的逆温在春季最多,夏季最少,以接地逆温为主。接地逆温层平均厚度为290.6 m,最大厚度可达1 443 m;平均强度为0.56℃·(100 m)-1,最大强度为10.00℃·(100 m)-1。空气污染前和污染时出现的逆温中,接地逆温占73.2%。空气污染前24 h内的20时和污染时08时的逆温强度与污染日API呈正相关关系,逆温层厚度与空气质量关系不明显。中度以上污染时,08时接地逆温强度与污染日API相关系数达0.99,通过0.001的置信度检验。
引用
收藏
页码:14 / 25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上海霾天气发生的影响因素分析 [J].
郑庆锋 ;
史军 .
干旱气象, 2012, (03) :367-373
[2]   杭州市大气逆温特征及对空气污染物浓度的影响 [J].
杜荣光 ;
齐冰 ;
郭惠惠 ;
邵碧嘉 .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11, 27 (04) :49-53
[3]   兰州市霾日与气象参数和空气质量的关系 [J].
崔冬林 ;
王式功 ;
尚可政 ;
周甘霖 ;
马敏劲 .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 46 (02) :26-32+38
[4]   低层大气季节变化及与黄海雾季的关系 [J].
张苏平 ;
杨育强 ;
王新功 ;
魏建苏 .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 (05) :689-698
[5]   逆温天气对大气污染的影响分析 [J].
张继红 ;
徐盛荣 ;
赵淑敏 .
黑龙江环境通报, 2008, (02) :24-25
[6]   青岛低空逆温层特征分析 [J].
邹玉玲 ;
刘朝晖 ;
马亚维 ;
张艳洁 .
山东气象, 2007, (01) :28-29
[7]   成都市冬季逆温对大气污染的影响分析 [J].
周颖 ;
靳小兵 ;
曾涛 .
四川气象, 2006, (02) :22-23
[8]   哈尔滨冬季大气污染及逆温对污染物扩散影响 [J].
郑红 ;
郑凯 ;
张桂华 ;
李铁 ;
潘华盛 .
自然灾害学报, 2005, (04) :39-43
[9]   乌鲁木齐市冬季近地逆温特点及其与可吸入颗粒物浓度的相关关系分析 [J].
胡晏玲 ;
陈思萍 .
干旱环境监测, 2004, (02) :88-90
[10]   北京城区逆温气象特征及其对大气污染的影响 [J].
夏恒霞 .
城市管理与科技, 2004, (02) :63-65+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