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辽盆地南部东南隆起区低压油气藏形成机制及分布特征研究

被引:7
作者
王宗礼 [1 ,2 ]
李君 [2 ]
林世国 [2 ]
李正文 [2 ]
杨青 [2 ]
任彦芝 [2 ]
机构
[1]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2]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廊坊分院
关键词
低压油气藏; 形成机制; 分布特征; 东南隆起区; 松辽盆地南部;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通过对松辽盆地南部东南隆起区低压油气藏低压形成机制、油气成藏过程和分布规律的分析,指出:低压主要是由于嫩江—明水组沉积期末区域抬升之后长期处于隆升状态,导致巨厚盖层剥蚀卸载、大断裂长期活动、油气大量散失及生烃作用停滞而引起的;低压油气藏主要是早期形成的油气藏在区域抬升运动破坏以后,残存下来的油气聚集在原圈闭或调整到浅层圈闭而形成的油气藏,由于形成过程中烃类供应不足导致地层压力得不到有效补充,从而引起储层低压。该类油气藏主要分布在源岩较差的小断陷及大断陷中的小型圈闭内,一般规模较小,适于精细挖潜勘探。
引用
收藏
页码:216 / 221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20 条
[1]   对松辽盆地南部东南隆起区抬升过程的新认识 [J].
李君 ;
黄志龙 ;
李凌君 ;
刘宝柱 .
新疆石油地质, 2008, (06) :690-692
[2]   松辽盆地深层断裂体系对火山岩成因和火山岩相带的控制:以徐深地区为例 [J].
王玲 ;
孙夕平 ;
张研 ;
马晓宇 .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07, (03) :389-393
[3]   松辽盆地徐家围子断陷深层天然气含气系统与成藏机制 [J].
王树学 ;
周庆华 ;
周庆强 ;
李博 ;
周建忠 ;
赵轶林 .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07, (03) :394-398
[4]   烃源岩生烃时效性对油气分布的控制作用——以松辽盆地南部东南隆起区梨树断陷为例 [J].
李君 ;
黄志龙 ;
王海 .
天然气工业, 2006, (09) :14-16+160
[5]   松辽盆地南部德惠断陷深层天然气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 [J].
赵力彬 ;
黄志龙 ;
马玉杰 ;
高岗 ;
李君 ;
杨宪章 .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06, (02) :177-182
[6]   异常孔隙流体压力对各种相态天然气的间接封闭作用 [J].
付广 ;
康德江 .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05, (06) :700-705
[7]   松辽盆地无机成因气富集规律研究 [J].
付晓飞 ;
云金表 ;
卢双舫 ;
付广 .
天然气工业, 2005, (10) :38-41+7-8
[8]   沉积盆地异常低压(负压)与油气分布 [J].
金博 ;
刘震 ;
张荣新 ;
郭锋 .
地球学报, 2004, (03) :351-356
[9]   松辽盆地深层火山岩储层包裹体及天然气成藏期研究 [J].
冯子辉 ;
任延广 ;
王成 ;
李景坤 ;
王雪 ;
关秋华 .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03, (06) :436-442
[10]   负压地层形成机制及其对油气藏的影响 [J].
曾治平 ;
蔡勋育 ;
邹华耀 .
地球学报, 2002, (03) :255-2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