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交稻施氮水平效应研究

被引:17
作者
李义珍
郑景生
庄占龙
黄育民
杨惠杰
机构
[1]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稻麦研究所
关键词
杂交稻;施N水平;N肥效率;N素营养诊断;
D O I
10.19303/j.issn.1008-0384.1998.02.012
中图分类号
S511.062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历经3a设置不同施N水平试验,结果表明:杂交稻的吸N量随施N水平的提高而呈曲线增加,但N肥回收率和生产干物质及稻谷的效率随施N水平的提高而降低。干物质积累量、稻谷产量与施N量呈抛物线型相关。试点施N130~144kg/hm2可保持较高的N肥回收率和生产效率,取得最高的产量和经济效益。提出杂交稻主要生育期叶片含N率的高产诊断指标为分蘖期4.3%~4.5%,苞分化期3.7%~4.1%,齐穗期2.8%~2.9%,黄熟期1.4%~1.5%。
引用
收藏
页码:59 / 65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稻田养分循环利用模式的研究 [J].
刘经荣,张德远,吴建富,刘龙芳 .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1995, (02) :105-109+115
[2]   杂交水稻吸氮特性及氮肥的增产效果 [J].
杨园英 ;
钟仕俊 ;
詹(土並)寿 ;
邱桥姐 .
土壤, 1987, (04) :196-200
[3]   稻田中不同形态氮肥的利用及其对土壤供氮能力的影响 [J].
郭云桃 ;
沈中泉 .
土壤, 1983, (06) :206-211
[4]   太湖地区水稻土的氮素供应和氮肥的合理施用 [J].
蔡贵信 ;
朱兆良 .
土壤, 1983, (06) :201-205
[5]   氮肥去向的研究——Ⅰ.稻田土壤中氮肥的去向 [J].
陈荣业 ;
朱兆良 .
土壤学报, 1982, (02) :122-130
[6]   氮肥的利用率及其损失问题(二) [J].
张道勇 .
土壤通报, 1981, (04) :47-49+14
[7]  
早稻省肥高产栽培及其诊断技术研究——Ⅱ.千斤早稻的植株营养指标[J]. 王人潮.浙江农业大学学报. 1981(02)
[8]   水稻氮素营养及其诊断 [J].
孙羲 ;
林荣新 ;
马国瑞 .
浙江农业大学学报, 1981, (02) :45-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