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西盐源-马边地震带上地壳速度结构和活动断裂研究——高分辨率地震折射实验结果

被引:39
作者
王夫运 [1 ]
段永红 [1 ]
杨卓欣 [1 ]
张成科 [1 ]
赵金仁 [1 ]
张建狮 [1 ]
张先康 [1 ]
刘启元 [2 ]
朱艾斓 [2 ]
徐锡伟 [2 ]
刘宝峰 [1 ]
机构
[1] 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勘探中心
[2]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关键词
川西地区; 高分辨率地震折射; 活动断裂; 上地壳速度结构;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315 [地震学];
学科分类号
070801 ;
摘要
2005年沿盐源-西昌-马湖一线实施了地震测深和高分辨地震折射观测实验.利用有限差分地震走时层析成像算法处理了其中的高分辨地震折射Pg波走时数据,获得了川西地区活动地块边界带上地壳的P波速度精细结构和活动断裂深部形态,分析了上地壳的变形特征,讨论了断裂与地震活动的关系.结果如下:盐源盆地、后龙山地区的上地壳为表层低速和深部均匀高速的双层结构,两层之间存在明显向西缓倾的结构面;模型坐标180~240km范围内,P波速度分布表现为陡倾的高低速条带相间结构;模型坐标240~300km之间的西昌中生代盆地具有较厚的浅部低速和深部高速双层结构,层间的纵向及横向速度变化强烈,其分界面起伏较大;模型坐标300km以东的大凉山地区为不均匀高速区,地表速度接近5km/s.此外,模型坐标130~150和280~310km之下,存在显著的深部不规则异常高速体,可能与二叠纪岩浆活动有关.盐源推覆构造由表层低速推覆体,向西缓倾的构造拆离面和深部高速基底构成的薄皮构造,金河-箐河断裂是其推覆前缘;磨盘山断裂为一西倾的低速带,延伸至基底顶面;安宁河断裂和则木河断裂为东倾的舌状低速带,延伸到了基底内;在深处,大凉山断裂分为两支,表现为狭窄条带内速度结构的强烈变化,西支西倾,东支东倾,两支断裂均延伸至基底内;西昌中生代盆地东缘断裂为强速度梯度带,倾向南西,延伸至基底顶面;剖面最东端向西倾斜的舌状低速带可能是马边断裂的一个分支,其可靠性有待进一步证实;安宁河、则木河、大凉山断裂均是规模较大的基底断裂,其活动性较强,该区的强震活动主要受其控制;速度图像表明研究区的上地壳变形强烈,盐源盆地至金河盆地主要表现为盖层的挤压推覆逆冲变形,基底呈刚性;磨盘山以东至西昌中生代盆地东缘,盖层表现出挤压褶皱、冲断和隆升变形,基底原有断裂被进一步错断;大凉山地区的基底断裂重新错动,并以破碎变形为主.
引用
收藏
页码:611 / 621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35 条
[1]   高分辨折射地震资料处理方法及其应用 [J].
徐朝繁 ;
张先康 ;
刘宝金 ;
酆少英 ;
胡修奇 .
地球物理学进展, 2005, (04) :1052-1058
[2]   川西地区小震重新定位及其活动构造意义 [J].
朱艾斓 ;
徐锡伟 ;
周永胜 ;
尹京苑 ;
甘卫军 ;
陈桂华 .
地球物理学报, 2005, (03) :629-636
[3]  
川西藏东地区的地壳P波速度结构[J]. 王椿镛,吴建平,楼海,周民都,白志明.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3(S1)
[4]  
甘孜-玉树断裂的平均滑动速率与近代大地震破裂[J]. 闻学泽,徐锡伟,郑荣章,谢英情,万创.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3(S1)
[5]  
中国大陆的强震活动与活动地块[J]. 张培震,邓起东,张国民,马瑾,甘卫军,闵伟,毛凤英,王琪.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3(S1)
[6]   从洛杉矶地区地震实验计划说起 [J].
张先康 .
国际地震动态, 2003, (12) :8-10
[7]   西昌盆地构造特征和含油气条件分析 [J].
刘丽华 ;
徐强 ;
范明祥 .
天然气工业, 2003, (05) :34-38+141
[8]   松潘—甘孜造山带地壳速度结构 [J].
王椿镛 ;
韩渭宾 ;
吴建平 ;
楼海 ;
白志明 .
地震学报, 2003, (03) :229-241+342
[9]   青藏高原东北缘、鄂尔多斯和华北唐山震区的地壳结构差异——深地震测深的结果 [J].
张先康 ;
李松林 ;
王夫运 ;
嘉世旭 ;
方盛明 .
地震地质, 2003, (01) :52-60
[10]   青藏高原现今构造变形特征与GPS速度场 [J].
张培震 ;
王琪 ;
马宗晋 .
地学前缘, 2002, (02) :442-4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