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居民与城市居民主要苦乐源的比较——以浙江省为例

被引:9
作者
吴丽民
陈惠雄
机构
[1] 浙江财经学院人本经济研究所,浙江财经学院人本经济研究所浙江杭州,浙江杭州
关键词
快乐源; 痛苦源; 快乐感; 幸福度; 城乡居民比较;
D O I
10.16158/j.cnki.51-1312/f.2005.04.011
中图分类号
F126 [人民生活状况];
学科分类号
0201 ; 020105 ;
摘要
文章通过对浙江省城乡居民快乐感、社会满足感、收入满足感及幸福度自我评价水平比较分析,得出结论为:农村居民的快乐感、幸福度、社会及收入满足感等各方面的自我评价水平均低于城市居民,且除快乐感外,其余各项的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进一步对浙江省城乡居民苦乐源分布的实证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农村居民的家庭环境处于劣势;工作压力给城乡居民带来的痛苦多于快乐;收入对农村居民的苦乐感的影响比城市居民强烈;农村居民的闲暇需求少于城市居民,城乡发展依然处于不均衡状态;环境因素是影响城乡居民苦乐感的外端因子,敏感性较弱。
引用
收藏
页码:72 / 77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要素使用权交易的效率模式与积极工资政策效应分析 [J].
陈惠雄 .
中国工业经济, 2003, (12) :11-19
[2]   主观幸福感测量研究综述 [J].
邢占军 .
心理科学, 2002, (03) :336-338+342
[3]   快乐感与社会支持的关系 [J].
辛自强 ;
池丽萍 .
心理学报, 2001, (05) :442-447
[4]   30年来西方关于主观幸福感的理论发展 [J].
吴明霞 .
心理学动态, 2000, (04) :23-28
[5]   城市居民家庭生活质量:指标及其结构 [J].
风笑天 ;
易松国 .
社会学研究, 2000, (04) :107-118+125
[6]   主观幸福感概论 [J].
何瑛 .
重庆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9, (04) :73-81
[7]  
快乐原则[M]. 经济科学出版社 , 陈惠雄著, 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