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21 条
中国城镇化的地域非均衡及其动态演进——来自基尼系数及核密度估计的经验证据
被引:20
作者:
陈利
[1
]
朱喜钢
[2
]
机构:
[1] 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
[2] 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来源:
关键词:
城镇化;
地域非均衡;
基尼系数;
核密度估计;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F299.21 [城镇形成与发展];
学科分类号:
0701 ;
070104 ;
083304 ;
摘要:
基于中国1995-2013年省域数据,采用基尼系数及其分解、核密度估计方法,从人口和土地城镇化入手,系统分析了中国城镇化的地域非均衡及其动态演化规律。结果发现,1.中国人口和土地城镇化分布均呈现出由东往西逐渐降低的规律,城镇化非均衡主要体现在土地城镇化,而人口城镇化则未出现明显分异。2.全国尺度人口城镇化基尼系数随时间不断下降,城镇化非均衡逐渐减小;土地城镇化基尼系数则呈倒"U"型,城镇化非均衡先增后减。3.东中西三大区域内人口城镇化基尼系数均呈直线下降,区域间非均衡东部最大,西部次之,中部最小;土地城镇化非均衡则是东部大于中部和西部,但近年来西部已超过东部。4.人口城镇化非均衡在1995-2001年间主要来自地区间重叠,而后2002-2013年主要由地区间差异驱动;土地城镇化非均衡则主要来源于地区间差异。5.核密度估计显示人口城镇化增速较快,波动较小,而土地城镇化则极化趋势明显,波动较大。新型城镇化的协调推进宜从人口和土地城镇化两方面着手,特别要注意土地城镇化的失衡发展问题。
引用
收藏
页码:76 / 84
页数:9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