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镇化的地域非均衡及其动态演进——来自基尼系数及核密度估计的经验证据

被引:20
作者
陈利 [1 ]
朱喜钢 [2 ]
机构
[1] 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
[2] 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关键词
城镇化; 地域非均衡; 基尼系数; 核密度估计;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F299.21 [城镇形成与发展];
学科分类号
0701 ; 070104 ; 083304 ;
摘要
基于中国1995-2013年省域数据,采用基尼系数及其分解、核密度估计方法,从人口和土地城镇化入手,系统分析了中国城镇化的地域非均衡及其动态演化规律。结果发现,1.中国人口和土地城镇化分布均呈现出由东往西逐渐降低的规律,城镇化非均衡主要体现在土地城镇化,而人口城镇化则未出现明显分异。2.全国尺度人口城镇化基尼系数随时间不断下降,城镇化非均衡逐渐减小;土地城镇化基尼系数则呈倒"U"型,城镇化非均衡先增后减。3.东中西三大区域内人口城镇化基尼系数均呈直线下降,区域间非均衡东部最大,西部次之,中部最小;土地城镇化非均衡则是东部大于中部和西部,但近年来西部已超过东部。4.人口城镇化非均衡在1995-2001年间主要来自地区间重叠,而后2002-2013年主要由地区间差异驱动;土地城镇化非均衡则主要来源于地区间差异。5.核密度估计显示人口城镇化增速较快,波动较小,而土地城镇化则极化趋势明显,波动较大。新型城镇化的协调推进宜从人口和土地城镇化两方面着手,特别要注意土地城镇化的失衡发展问题。
引用
收藏
页码:76 / 84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21 条
[1]   基于基尼系数的江苏省建设用地总量分配研究 [J].
翟腾腾 ;
郭杰 ;
欧名豪 ;
孔伟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5, 25 (04) :84-91
[2]   中国人口老龄化的空间非均衡及分布动态演进:1989~2011 [J].
刘华军 ;
何礼伟 ;
杨骞 .
人口研究, 2014, 38 (02) :71-82
[3]   中国城镇化进程中两极化倾向与规模格局重构 [J].
魏后凯 .
中国工业经济, 2014, (03) :18-30
[4]   人口城镇化滞后于土地城镇化之谜——来自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解释 [J].
李子联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3, 23 (11) :94-101
[5]   中国城镇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及其时空分化 [J].
王婷 .
人口研究, 2013, 37 (05) :53-67
[6]   中国城镇化的质量问题和健康发展 [J].
简新华 ;
罗钜钧 ;
黄锟 .
当代财经, 2013, (09) :5-16
[7]   中国城镇化质量研究 [J].
何平 ;
倪苹 .
统计研究, 2013, 30 (06) :11-18
[8]   中国城镇化对经济发展的作用机制 [J].
蔺雪芹 ;
王岱 ;
任旺兵 ;
刘一丰 .
地理研究, 2013, 32 (04) :691-700
[10]   中国县域城镇化的空间特征与形成机理 [J].
刘彦随 ;
杨忍 .
地理学报, 2012, 67 (08) :1011-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