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地棉亲本不同组配模式杂交后代差异分析

被引:1
作者
崔瑞敏
闫芳教
王兆晓
耿军义
张香云
机构
[1] 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棉花研究所
[2] 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棉花研究所 河北石家庄 
[3] 河北石家庄 
关键词
陆地棉; 亲本; 组配模式; 杂交种;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62 [棉];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分析了亲本组配原则下转Bt基因抗虫亲本(简称pr)、常规亲本(简称p)三种组配模式(pr×pr、pr×p、p×pr)杂交一代产量性状、农艺性状、纤维品质、抗病虫性的差异,并将具有同一抗虫亲本或常规亲本但模式不同的组合加以比较,结果表明:三种组配模式杂种一代铃重、衣分、子指、株高均具有正向优势,而果枝数、单株铃数低于对照,pr×p组配模式杂种一代平均产量最高,铃重增加明显;pr×pr平均产量较高,单株铃数最多,纤维比强度稍好,而麦克隆值偏高;p×pr抗病性好,棉纤维略长,但比强度较差;三种组配模式抗虫性没有明显差异;组配模式相同亲本不同或有一个或两个(正反交)相同亲本但组配模式不同其杂种一代差异均较大。
引用
收藏
页码:133 / 135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陆地棉高品质系的杂种优势利用研究 [J].
张正圣 ;
李先碧 ;
刘大军 ;
黄顺礼 ;
张凤鑫 .
棉花学报, 2002, (05) :264-268
[2]   转Bt基因杂交棉主要性状优势率分布研究 [J].
崔瑞敏 ;
闫芳教 ;
王兆晓 ;
耿军义 ;
张香云 .
棉花学报, 2002, (03) :162-165
[3]   陆地棉优异种质间的杂种优势和配合力分析 [J].
纪家华 ;
王恩德 ;
李朝晖 ;
张循浩 ;
李洪琴 ;
韩广津 .
棉花学报, 2002, (02) :104-107
[4]   转基因抗虫棉抗虫性状的遗传研究 [J].
肖松华 ;
刘剑光 ;
狄佳春 ;
许乃银 ;
陈旭升 ;
黄骏麒 .
棉花学报, 2001, (06) :351-355
[5]   转基因抗虫棉研究进展、问题及对策 [J].
谢德意 .
中国棉花, 2001, (02) :6-8
[6]   转Bt基因棉杂种优势及性状配合力研究 [J].
邢朝柱 ;
靖深蓉 ;
郭立平 ;
袁有禄 ;
王海林 .
棉花学报, 2000, (01) :6-11
[7]   棉花杂种优势的研究和利用 [J].
孙济中,刘金兰,张金发 .
棉花学报, 1994, (03) :135-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