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倡议下我国国际组织人才培养的实践探索与改革路径

被引:42
作者
刘宝存
肖军
机构
[1] 北京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院
关键词
“一带一路”倡议; 国际组织; 人才培养;
D O I
10.13316/j.cnki.jhem.20180830.002
中图分类号
G649.2 [中国];
学科分类号
040106 ;
摘要
国际组织已经成为各国参与国际治理、开展公共外交的重要平台。我国在国际组织中的代表数量严重不足且职员级别不高,这严重影响了我国通过国际组织开展公共外交。近年来,我国政府和高校在培养国际组织人才、向国际组织输送人才方面进行了有益尝试,但是我国国际组织人才培养仍然存在理论研究薄弱、战略规划缺乏、学科设置和师资建设滞后、实习渠道少、制度保障不健全等问题。我国应该做好人才培养规划,建立专门研究智库;加强学科建设和师资建设;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拓展实习渠道,加大资助力度;建立健全国际组织人才培养保障体系;强化爱国主义教育。
引用
收藏
页码:1 / 7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全球治理体系变革与国际组织人才培养 [J].
彭龙 .
社会治理, 2017, (04) :10-12
[2]   全球治理视域下我国的国际组织人才发展战略 [J].
阚阅 .
比较教育研究, 2016, 38 (12) :16-21
[3]   联合国未来胜任力模型分析及其启示 [J].
滕珺 ;
曲梅 .
中国教育学刊, 2013, (03) :5-7
[4]  
国际组织急缺中国人才,高校如何发力[N]. 焦以璇.中国教育报. 2018 (001)
[5]  
国际公务员与国际组织任职[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宋允孚, 2015
[6]  
Arbeiten bei internationalen organisationen .2 BFIO. . 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