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合物驱后进一步提高采收率途径的研究

被引:72
作者
韩培慧 [1 ]
赵群 [2 ]
穆爽书 [2 ]
李治平 [1 ]
哈斯巴特尔 [2 ]
机构
[1] 中国地质大学
[2] 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关键词
聚合物驱后; 剩余油分布; 挖潜机理; 提高采收率途径; 注入时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E357.46 [];
学科分类号
082002 ;
摘要
通过聚合物驱前、后钻取的密闭取心井资料,研究聚合物驱后油层剩余油的分布特征,分析其挖潜机理,探索聚合物驱后进一步提高采收率的途径,并研究其注入时机。研究结果表明,聚驱后剩余油饱和度在40%左右,在纵向上主要分布在沉积单元顶部和发育较差部位,在平面上主要分布在主流线两翼;泡沫复合驱和蒸汽驱是聚合物驱后提高采收率的主要途径和方法;水驱后直接泡沫驱或蒸汽驱和水驱后聚合物驱,然后再泡沫驱或蒸汽驱,虽然两者含水变化不一样,但采收率提高值相差无几。
引用
收藏
页码:81 / 84+124 +124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聚合物驱后剩余油分布物理模拟实验研究 [J].
邬侠 ;
孙尚如 ;
胡勇 ;
卢祥国 .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2003, (05) :55-57+77
[2]   聚合物驱后剩余油分布核磁成像实验研究 [J].
孙尚如 ;
何先华 ;
邬侠 ;
卢祥国 .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2003, (04) :61-63+78
[3]   聚合物驱油之后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 [J].
卢祥国,高振环,赵小京,闫文华,王为民 .
石油学报, 1996, (04) :55-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