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东亚合作的域外因素——从区域性公共产品的视角

被引:2
作者
沈铭辉
机构
[1] 中国社会科学院亚洲太平洋研究所
关键词
东亚合作; 域外因素; FTA; 公共产品;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114.46 [区域间经济关系];
学科分类号
020206 ; 030206 ; 1407 ; 020202 ;
摘要
东亚合作进程目前进展缓慢,而且此次全球金融危机也未像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那样大幅推进东亚合作进程。相比之下,作为东亚合作的域外国家,美国却在东亚合作进程上表现出了格外主动的姿态并开始"重返亚洲"。公共产品理论认为",外部性"是美国参与东亚合作的重要原因:一方面,由于美国的福利可能因为东亚合作而受到影响,美国将会成为东亚合作的关联者或参与者;另一方面,东亚地区区域性公共产品供给不足,特别是亚洲地区21.5%的最终产品出口到美国市场,美国为东亚经济体提供了最重要的公共产品"最终消费市场",也加深了其对东亚合作的影响。因此,区别于其他域外大国,美国始终是影响东亚合作的主要域外因素。东亚经济体应正确地看待美国"重返亚洲",并在东亚合作中充分考虑美国因素。
引用
收藏
页码:94 / 96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从国际公共产品到区域性公共产品——区域合作理论的新增长点 [J].
樊勇明 .
世界经济与政治, 2010, (01) :143-152+158
[2]   日本的东亚合作战略评析——区域性公共产品的视角 [J].
贺平 .
当代亚太, 2009, (05) :101-122
[3]   美国参与东亚区域合作对中国的影响研究 [J].
吴凌燕 ;
李众敏 .
财贸研究, 2007, (06) :67-72
[4]   美国与东亚一体化的关系析论 [J].
林利民 .
现代国际关系 , 2007, (11) :1-6
[5]  
论全球FTA网络化.[M].孙玉胜; 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
[6]  
东亚共同体建设的理论与实践.[M].郭定平; 主编.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