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震科学史研究

被引:9
作者
冯锐
机构
[1] 不详
[2] 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
[3] 不详
关键词
文化传统; 唯象性研究; 地震预报; 科研文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315 [地震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中国的地震研究约有4000年历史,分先秦的原始认识,秦汉的自然崇拜,随后的感性认识,从清朝康熙至今的科学探索4个阶段.中国对世界地震科学的发展做出4大贡献:张衡发明地动仪,延续4000年的历史地震记载,丰富的震前异常资料,海城等地震的成功预报.中国的现代地震学进展很大,但与经典自然学科相比仍然处于幼年阶段,减灾对策尚不成熟.唯上从众的潜意识、唯象性的研究习惯、空洞的哲理分析是我们的3个历史包袱.今后应采取更加符合目前预测水平的对策,提倡多元文化的并存与融合,建设高层次的中国地震科研文化.
引用
收藏
页码:564 / 582+596 +596
页数:20
相关论文
共 37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