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合空气间隙放电路径选择性试验

被引:5
作者
王万昆 [1 ]
蓝磊 [1 ]
安韵竹 [2 ]
王羽 [1 ]
文习山 [1 ]
鄂盛龙 [3 ]
机构
[1] 武汉大学电气工程学院
[2] 山东理工大学电气工程学院
[3] 广东电力科学研究院
基金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
关键词
50%放电电压; 放电路径选择性; 电场强度; 电场不均匀系数; 放电初始发展角;
D O I
10.13336/j.1003-6520.hve.20171031041
中图分类号
TM863 [大气过电压及其防护];
学科分类号
080803 ;
摘要
为了研究空气间隙放电路径发展的分散性和随机性,分别对棒–棒间隙、棒–双棒组合间隙击穿特性,放电路径选择特性及放电路径发展随机特性开展研究。试验中考虑了下棒电极头部形状和下棒电极布置方式的影响,并通过静电场仿真计算分析间隙电场不均匀系数对50%放电电压的影响,以及下棒电极头部周围静电场强度对放电路径选择特性的影响;同时采用图像处理技术计算了电极表面放电初始发展角θ,以表征高压棒电极表面放电发展随机特性。试验和仿真结果表明:间隙距离为0.4~1.2 m时,间隙电场不均匀系数越大,间隙50%放电电压越低。间隙距离相同情况下,下棒电极头部曲率越大,头部周围场强越大,越容易产生迎面流注,则被击中的概率越大;间隙距离对放电路径选择性有影响,下棒电极头部形状相同的情况下,间隙距离越小,该间隙下棒电极头部周围电场强度越大,越容易产生上行流注,则被击中的概率越大。空气间隙距离增大会减少下棒电极对高压棒电极放电初始发展方向的约束力,高压棒电极头部表面下行流注的发展方向随机性增强。
引用
收藏
页码:3800 / 3808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地形对特高压同塔双回输电线路雷电屏蔽性能的影响 [J].
刘宗喜 ;
蓝磊 ;
王羽 ;
安韵竹 .
高电压技术, 2016, 42 (09) :2950-2955
[2]   基于分形理论的尖-板电极短空气隙放电现象 [J].
郑殿春 ;
丁宁 ;
沈湘东 ;
赵大伟 ;
郑秋平 ;
魏红庆 .
物理学报, 2016, 65 (02) :245-251
[3]   输电线路雷电绕击评估方法分析及展望 [J].
司马文霞 ;
杨庆 ;
李永福 ;
范硕超 .
高电压技术, 2015, 41 (08) :2500-2513
[4]   线路避雷器提高超高压大跨越架空线路绕击耐雷水平的仿真研究 [J].
田洪 ;
王宁 ;
陈天翔 ;
张辑 ;
吴燕 .
高电压技术, 2015, 41 (01) :63-68
[5]   平原和山区同塔双回特高压输电线路雷击特性模拟试验 [J].
鄂盛龙 ;
文习山 ;
蓝磊 ;
王羽 ;
安韵竹 ;
戴敏 ;
李志军 ;
叶奇明 .
电网技术, 2015, 39 (01) :118-122
[6]   长空气间隙负极性操作冲击放电特性研究(Ⅱ)-间隙系数 [J].
安韵竹 ;
戴敏 ;
李志军 ;
蓝磊 ;
文习山 ;
王羽 ;
叶奇明 .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14, 34 (24) :4145-4151
[7]   长空气间隙负极性操作冲击放电特性研究(Ⅰ)—试验研究 [J].
王羽 ;
李志军 ;
戴敏 ;
文习山 ;
蓝磊 ;
安韵竹 ;
叶奇明 .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14, 34 (21) :3534-3540
[8]   雷电先导分形特性及其在特高压线路耐雷性能分析中的应用 [J].
司马文霞 ;
李建标 ;
杨庆 ;
袁涛 ;
伏进 .
高电压技术, 2010, 36 (01) :86-91
[9]   基于分形理论的超特高压线路绕击耐雷性能评估 [J].
伏进 ;
司马文霞 ;
李建标 ;
杨庆 ;
孙才新 .
高电压技术, 2009, 35 (06) :1274-1278
[10]   尖端-尖端的火花放电路径的选择性 [J].
李瑞芳 ;
吴广宁 ;
曹晓斌 ;
樊春雷 ;
吴建东 ;
蒋伟 ;
隋彬 .
天津大学学报, 2009, 42 (06) :497-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