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雷电先导分形特性及其在特高压线路耐雷性能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28
作者
:
司马文霞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重庆大学输配电装备及系统安全与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重庆大学输配电装备及系统安全与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司马文霞
[
1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李建标
[
1
]
杨庆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重庆大学输配电装备及系统安全与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重庆大学输配电装备及系统安全与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杨庆
[
1
]
袁涛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重庆大学输配电装备及系统安全与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重庆大学输配电装备及系统安全与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袁涛
[
1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伏进
[
1
,
2
]
机构
:
[1]
重庆大学输配电装备及系统安全与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2]
重庆市杨家坪供电局
来源
:
高电压技术
|
2010年
/ 36卷
/ 01期
关键词
:
特高压;
绕击;
分形理论;
先导发展模型;
随机;
分形维数;
D O I
:
10.13336/j.1003-6520.hve.2010.01.044
中图分类号
:
TM862 [过电压保护装置];
学科分类号
:
摘要
:
从对雷云放电过程的观测以及研究可知,雷电放电通道的发展具有确定性及随机性的特点。如何描述这两种特性在雷电先导发展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以及规律,是输电线路分形先导发展屏蔽模型中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为此,应用分形理论对放电通道进行了描述,同时建立了基于分形特性的雷电屏蔽模型,将该模型应用到我国第1条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云广±800 kV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的雷电屏蔽性能的分析中。运用盒维数法对雷电模拟路径的分形维数进行计算,研究了分形参数η值对雷电发展路径的分形维数的影响,通过与实际雷电先导路径的分形维数相比较,确定了模型中分形参数η值。在该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采用输电线路空间绕击概率曲线对输电线路的雷电屏蔽性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这种分析方法可以有效地反映出空间分布对输电线路雷击的影响,能够更准确地、全面地对雷击导线事故进行分析。采用基于分形先导发展模型的绕击耐雷性能评估方法,对不同线路参数下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的绕击耐雷性能进行了评估,为超特高压输电线路的防雷设计提供依据。
引用
收藏
页码:86 / 91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基于分形理论的超特高压线路绕击耐雷性能评估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伏进
;
司马文霞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不详
不详
司马文霞
;
李建标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不详
不详
李建标
;
杨庆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不详
不详
杨庆
;
孙才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不详
不详
孙才新
.
高电压技术 ,
2009,
(06)
:1274
-1278
[2]
±500kV直流输电线路雷电屏蔽模拟试验研究
[J].
贺恒鑫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华中科技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
华中科技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
贺恒鑫
;
何俊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华中科技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
华中科技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
何俊佳
;
蒋正龙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湖南省电力试验研究院
华中科技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
蒋正龙
;
王成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湖南省电力试验研究院
华中科技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
王成
;
叶会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湖南省电力试验研究院
华中科技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
叶会生
;
汪新秀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湖南省电力试验研究院
华中科技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
汪新秀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边凯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谢施君
.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09,
29
(07)
:20
-26
[3]
两次仅有连续电流的负极性人工引发雷电特征分析
[J].
陈绍东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陈绍东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张义军
;
杨少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广东省防雷中心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杨少杰
;
董万胜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董万胜
;
黄智慧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广东省防雷中心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黄智慧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吕伟涛
;
郑栋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郑栋
.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09,
29
(01)
:113
-119
[4]
高压输电线路先导发展绕击分析模型研究
[J].
曾嵘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清华大学电机系电力系统及发电设备控制和仿真国家重点实验室
曾嵘
;
耿屹楠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清华大学电机系电力系统及发电设备控制和仿真国家重点实验室
耿屹楠
;
李雨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清华大学电机系电力系统及发电设备控制和仿真国家重点实验室
李雨
;
何金良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清华大学电机系电力系统及发电设备控制和仿真国家重点实验室
何金良
.
高电压技术,
2008,
(10)
:2041
-2046
[5]
云广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雷电屏蔽性能研究
[J].
杨庆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重庆大学电气工程学院高电压与电工新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重庆大学电气工程学院高电压与电工新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杨庆
;
司马文霞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重庆大学电气工程学院高电压与电工新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重庆大学电气工程学院高电压与电工新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司马文霞
;
冯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不详
重庆大学电气工程学院高电压与电工新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冯杰
;
袁涛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重庆大学电气工程学院高电压与电工新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重庆大学电气工程学院高电压与电工新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袁涛
.
高电压技术,
2008,
(03)
:442
-446
[6]
国外对特高压输电线路雷击跳闸原因的一个新观点
[J].
李培国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北京
李培国
.
电网技术,
2000,
(07)
:63
-65
[7]
输电线路绕击分散性的试验研究
[J].
钱冠军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华中理工大学
钱冠军
;
王晓瑜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华中理工大学
王晓瑜
;
徐先芝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华中理工大学
徐先芝
;
丁一正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华中理工大学
丁一正
.
高电压技术,
1998,
(03)
:17
-20
[8]
俄罗斯超高压和特高压输电线路防雷运行经验分析
[J].
维列夏金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莫斯科动力学院
维列夏金
;
吴维韩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莫斯科动力学院
吴维韩
.
高电压技术,
1998,
(02)
:76
-79
[9]
Progressive Lightning. IV. The Discharge Mechanism[J] . B. F. J. Schonland.Proceedings of the Royal Society of London. Serie . 1938 (916)
←
1
→
共 9 条
[1]
基于分形理论的超特高压线路绕击耐雷性能评估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伏进
;
司马文霞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不详
不详
司马文霞
;
李建标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不详
不详
李建标
;
杨庆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不详
不详
杨庆
;
孙才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不详
不详
孙才新
.
高电压技术 ,
2009,
(06)
:1274
-1278
[2]
±500kV直流输电线路雷电屏蔽模拟试验研究
[J].
贺恒鑫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华中科技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
华中科技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
贺恒鑫
;
何俊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华中科技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
华中科技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
何俊佳
;
蒋正龙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湖南省电力试验研究院
华中科技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
蒋正龙
;
王成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湖南省电力试验研究院
华中科技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
王成
;
叶会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湖南省电力试验研究院
华中科技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
叶会生
;
汪新秀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湖南省电力试验研究院
华中科技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
汪新秀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边凯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谢施君
.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09,
29
(07)
:20
-26
[3]
两次仅有连续电流的负极性人工引发雷电特征分析
[J].
陈绍东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陈绍东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张义军
;
杨少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广东省防雷中心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杨少杰
;
董万胜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董万胜
;
黄智慧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广东省防雷中心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黄智慧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吕伟涛
;
郑栋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郑栋
.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09,
29
(01)
:113
-119
[4]
高压输电线路先导发展绕击分析模型研究
[J].
曾嵘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清华大学电机系电力系统及发电设备控制和仿真国家重点实验室
曾嵘
;
耿屹楠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清华大学电机系电力系统及发电设备控制和仿真国家重点实验室
耿屹楠
;
李雨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清华大学电机系电力系统及发电设备控制和仿真国家重点实验室
李雨
;
何金良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清华大学电机系电力系统及发电设备控制和仿真国家重点实验室
何金良
.
高电压技术,
2008,
(10)
:2041
-2046
[5]
云广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雷电屏蔽性能研究
[J].
杨庆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重庆大学电气工程学院高电压与电工新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重庆大学电气工程学院高电压与电工新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杨庆
;
司马文霞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重庆大学电气工程学院高电压与电工新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重庆大学电气工程学院高电压与电工新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司马文霞
;
冯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不详
重庆大学电气工程学院高电压与电工新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冯杰
;
袁涛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重庆大学电气工程学院高电压与电工新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重庆大学电气工程学院高电压与电工新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袁涛
.
高电压技术,
2008,
(03)
:442
-446
[6]
国外对特高压输电线路雷击跳闸原因的一个新观点
[J].
李培国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北京
李培国
.
电网技术,
2000,
(07)
:63
-65
[7]
输电线路绕击分散性的试验研究
[J].
钱冠军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华中理工大学
钱冠军
;
王晓瑜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华中理工大学
王晓瑜
;
徐先芝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华中理工大学
徐先芝
;
丁一正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华中理工大学
丁一正
.
高电压技术,
1998,
(03)
:17
-20
[8]
俄罗斯超高压和特高压输电线路防雷运行经验分析
[J].
维列夏金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莫斯科动力学院
维列夏金
;
吴维韩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莫斯科动力学院
吴维韩
.
高电压技术,
1998,
(02)
:76
-79
[9]
Progressive Lightning. IV. The Discharge Mechanism[J] . B. F. J. Schonland.Proceedings of the Royal Society of London. Serie . 1938 (916)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