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典型天气下城市街头绿地内大气颗粒物浓度变化特征

被引:20
作者
王晓磊
王成
古琳
王艳英
王茜
机构
[1]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国家林业局城市森林研究中心,国家林业局森林培育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典型天气条件; 大气颗粒物; 浓度; 街头绿地;
D O I
10.13292/j.1000-4890.20141022.011
中图分类号
X513 [粒状污染物];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以无锡市河埒口休闲广场街头绿地为对象,研究了典型天气条件(晴天、多云、雨后阴天)下绿地内4种粒径颗粒物(TSP、PM10、PM2.5和PM1)的质量浓度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绿地内TSP、PM10、PM2.5和PM1质量浓度日均值均为:晴天<多云<雨后阴天。雨后阴天的PM10、PM2.5和PM1浓度均极显著高于晴天和多云,多云天气的PM2.5和PM1浓度极显著高于晴天。多云和阴天天气下PM2.5和PM1质量浓度的增幅远高于TSP和PM10。(2)在观测时段内,晴天和多云4种粒径颗粒物的日变化曲线基本一致,上午浓度高于下午,7:00和13:00—15:00分别出现峰值和低谷;雨后阴天时,随时间推进颗粒物浓度呈递增趋势。晴天时小粒径颗粒物所占比例日变化与其浓度协同变化,多云和雨后阴天时则基本呈相悖状态。(3)3种天气条件下,街头绿地内仅晴天时PM2.5浓度达到国家二类功能区质量要求,其他均超出二级浓度限值。(4)晴天街头绿地内主要为粒径2.5~10μm的PM10污染,污染较轻;而多云和雨后阴天时TSP、PM10和PM2.5污染均较严重,TSP污染以粒径<10μm的颗粒物为主,PM10以粒径<2.5μm的为主,PM2.5主要为1~2.5μm范围内的颗粒物污染。(5)空气相对湿度是无锡高湿环境下影响颗粒物浓度的最主要因子。晴天,颗粒物浓度与风速、气温、光照强度呈显著负相关,与相对湿度、车流量呈显著正相关;多云天气大气颗粒物浓度与湿度呈显著正相关,与其他因素相关性均未达显著水平;雨后阴天时大气颗粒物浓度与湿度呈负相关,与其他指标相关性不显著。
引用
收藏
页码:2889 / 2896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25 条
[21]   亚洲沙尘的远距离输送及对海洋生态系统的影响 [J].
高会旺 ;
祁建华 ;
石金辉 ;
石广玉 ;
冯士筰 .
地球科学进展, 2009, 24 (01) :1-10
[22]   六种城市绿地内夏季空气负离子与颗粒物 [J].
吴志萍 ;
王成 ;
许积年 ;
胡立香 .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 (12) :2153-2157
[23]   重庆市地区道路PM/PM浓度分布特征研究 [J].
潘纯珍 ;
陈刚才 ;
杨清玲 ;
王定勇 ;
赵琦 ;
周贤杰 ;
张勇 .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 (05) :576-579
[24]  
北京大气细粒子PM2.5的化学组成[J]. 杨复沫,贺克斌,马永亮,张强,姚小红,Chak K. Chan,Steven Cadle,Tai Chan,Patricia Mulawa.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2(12)
[25]   城市绿化树种的滞尘效应——以哈尔滨市为例 [J].
柴一新 ;
祝宁 ;
韩焕金 .
应用生态学报, 2002, (09) :1121-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