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感知与保险需求波动——基于最优保险模型的理论证明

被引:33
作者
周志刚
陈晗
机构
[1] 西南财经大学保险学院
基金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
关键词
风险感知; 保险需求; 期望效用理论; 前景理论;
D O I
10.13497/j.cnki.is.2013.05.001
中图分类号
F840 [保险理论];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0701 ; 070104 ;
摘要
肇始于心理学领域的风险感知研究逐渐在经济学领域帮助人们窥探决策黑箱的运作机理。恐惧因子和位置因子作为风险感知的两个维度,决定了人们对风险的感知水平。通过风险感知的维度、情绪对风险感知的影响以及风险感知对风险决策影响的文献梳理后,构建了巨灾冲击后风险感知影响保险需求的路径。在期望效用理论下通过构建效用最大化模型验证了收入财富等变量影响保险需求,当个体的风险感知发生变化将会导致保险需求的变化,即风险感知水平上升将导致对某一风险的主观概率提升,进而引起了最优保险需求的增加。在非期望效用理论框架下,通过前景理论同样证明了当个体受到强烈的情绪和感知冲击后,主观概率的增加将导致保险需求的增加。
引用
收藏
页码:14 / 21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巨灾风险分散的二维路径探讨——基于成本收益分析 [J].
胡炳志 ;
唐甜 .
保险研究 , 2011, (12) :3-10
[2]   风险感知理论模型及影响因子分析 [J].
孟博 ;
刘茂 ;
李清水 ;
王丽 .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2010, 20 (10) :59-66
[3]   房地产市场是否存在“反应过度”? [J].
邓国营 ;
甘犁 ;
吴耀国 .
管理世界, 2010, (06) :41-49+55
[4]   突发性灾害中的公众风险感知与应急管理——以5·12汶川地震为例 [J].
李华强 ;
范春梅 ;
贾建民 ;
王顺洪 ;
郝辽钢 .
管理世界, 2009, (06) :52-60+187
[5]   汶川地震重灾区与非重灾区民众风险感知对比分析 [J].
贾建民 ;
李华强 ;
范春梅 ;
郝辽钢 ;
王顺洪 ;
解洪 .
管理评论, 2008, 20 (12) :4-8+29+63
[6]   不同地貌类型区农村居民的灾害感知差异分析——以陕西省宝鸡地区为例 [J].
郁耀闯 ;
周旗 ;
徐春迪 .
安徽农业科学, 2008, 36 (32) :14255-14257+14259
[7]   我国民众对SARS信息的风险认知及心理行为 [J].
时勘 ;
范红霞 ;
贾建民 ;
李文东 ;
宋照礼 ;
高晶 ;
陈雪峰 ;
陆佳芳 ;
胡卫鹏 .
心理学报, 2003, (04) :546-554
[8]   SARS危机中17城市民众的理性特征及心理行为预测模型 [J].
时勘 ;
陆佳芳 ;
范红霞 ;
贾建民 ;
宋照礼 ;
李文东 ;
高晶 ;
陈雪峰 ;
胡卫鹏 ;
不详 .
科学通报 , 2003, (13) :1378-1383
[9]   风险认知研究概况及理论框架 [J].
谢晓非,徐联仓 .
心理学动态, 1995, (02)
[10]  
风险感知、社会学习和范式转移[D]. 张毅强.复旦大学. 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