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酸盐岩储层核磁共振分析方法的实验及应用——以塔河油田为例

被引:20
作者
郎东江
尚根华
吕成远
丁绍卿
孙爱军
尚绪岚
机构
[1]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关键词
核磁共振成像; 核磁共振T2谱; 碳酸盐岩储层; 塔河油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针对塔河油田裂缝性和孔洞型岩心,给出利用核磁共振技术进行碳酸盐岩储层分析的新方法,阐述了核磁共振成像和T2谱测试岩心油层物性参数的原理。通过岩心测试分析,建立了利用核磁共振成像和T2谱分析岩心空间结构和划分碳酸盐岩储集空间类型,并进行油水识别、研究岩心流体动用条件及评价储层开发效果的方法。结果表明,核磁共振技术可直接探测岩心中的流体及其分布,测量结果与样品形状及大小无关。塔河油田碳酸盐岩储层可以分为四大类,即孔隙类(基质)、溶孔类、裂缝类和孔洞缝类,它们的核磁共振图像和T2谱各有其特点。通过测试可快速划分岩心储集空间类型及其特征。塔河油田碳酸盐岩可动流体饱和度计算的基础数据T2平均截止值为86.25ms,它是评价碳酸盐储层开发潜力的一个重要物性参数。对塔河油田不同开发区块进行核磁共振评价碳酸盐岩储层开发效果的应用研究表明,评价预测储层开发效果与油田实际开发效果一致,从而验证了核磁共振技术评价碳酸盐岩储层开发效果的可行性。
引用
收藏
页码:363 / 369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溶洞型碳酸盐岩油藏高效开发实践——以塔河油田11区为例 [J].
王光付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8, 29 (05) :703-708
[2]   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缝洞单元划分方法研究——以塔河油田奥陶系油藏主力开发区为例 [J].
陈志海 ;
马旭杰 ;
黄广涛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7, (06) :847-855
[3]   塔河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渗流特征 [J].
康志江 ;
李江龙 ;
张冬丽 ;
吴永超 ;
张杰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5, (05) :634-640+673
[4]   塔河油田4区奥陶系缝洞型油藏特征及开发对策 [J].
李江龙 ;
黄孝特 ;
张丽萍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5, (05) :630-633
[5]   现场岩屑核磁共振分析技术的实验研究 [J].
谷长春 ;
王为民 ;
郭和坤 ;
刘卫 .
波谱学杂志, 2002, (03) :281-288
[6]   核磁共振弛豫信号的多指数反演 [J].
王为民 ;
李培 ;
叶朝辉 .
中国科学(A辑), 2001, (08) :730-736
[7]  
Developments in core analysis by NMR measurements[J] . G.C. Borgia,V. Bortolotti,A. Brancolini,R.J.S. Brown,P. Fantazzini.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 1996 (7)
[8]  
Using NMR Technology to Determine the Movable Fluid Index of Rock Matrix in Xiaoguai Oilfield. Wang Weimin et al. Sixth International Oil & Gas Conference and Exhibition, SPE-50903 . 1998
[9]  
F lu id characterization usingNuc learM agnetic Resonance Logging. FREEDMAN R,HEATON N. Petrophysics the SPWLA Journal of Formation Evaluation and Reservoir Description . 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