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已婚妇女宫颈癌发病影响因素Meta分析

被引:106
作者
周权
黄民主
黄霜
林丹
机构
[1] 中南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流行病学教研室
关键词
宫颈癌; 影响因素; 综合分析; Meta分析;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737.33 [子宫肿瘤];
学科分类号
100214 ;
摘要
背景与目的:宫颈癌是最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发病率仅次于乳腺癌,其病因至今尚未完全明了。本研究旨在探讨中国已婚妇女宫颈癌发生的影响因素,为预防和控制宫颈癌的发生提供循证依据。方法:以"宫颈癌"、"危险因素"、"影响因素"和"病例对照"为检索词,收集1986—2009年的15篇关于中国已婚妇女宫颈癌发病有关的研究,应用Meta分析的Mantl-Haensel固定效应模型及Dersimonion-Laird随机效应模型,综合定量评价宫颈癌危险因素的作用。结果:纳入本次meta分析的15篇研究文献中,累计宫颈癌病例2 591例,对照7 731例。各因素的合并OR值及其95%CI为:人类乳头瘤病毒(HPV)感染:217.06(90.49~520.64)、人工流产次数:3.63(2.18~6.04)、性伴侣:2.68(1.92~3.74)、被动吸烟:2.64(1.78~3.93)、丈夫包皮过长:2.26(1.46~3.51)、宫颈肿瘤家族史:2.21(1.69~2.89)、早婚:2.05(1.42~2.94)、精神创伤:1.95(1.63~2.34)、结婚次数:1.92(1.42~2.59)、吸烟:1.91(1.56~2.35)、多产:1.85(1.30~2.64)、初产年龄过早:1.80(1.24~1.83)、饮茶:0.42(0.28~0.62)、多食蔬菜:0.22(0.11~0.45)。结论:影响中国已婚妇女宫颈癌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是:HPV感染、人工流产次数、性伴侣、被动吸烟、丈夫包皮过长、宫颈肿瘤家族史、早婚、精神创伤、结婚次数、吸烟、多产及初产年龄过早;保护因素是:多食蔬菜及饮茶。
引用
收藏
页码:125 / 129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北京地区子宫颈癌发病相关因素分析——1∶3病例-对照流行病学调查 [J].
张淞文 ;
赵群 ;
王涛 ;
邓小虹 .
中国妇幼保健, 2010, 25 (07) :947-949
[2]   山东地区宫颈癌危险因素病例对照研究 [J].
阚士锋 ;
芦鑫 ;
王传新 ;
郑桂喜 ;
李伟 ;
张晓 .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9, 47 (04) :122-124
[3]   江西省修水县宫颈癌危险因素分析 [J].
万磊 ;
李隆玉 ;
张燕玲 ;
汪灿花 .
中国妇幼保健, 2009, 24 (09) :1209-1210
[4]   宫颈癌危险因素的流行病学调查 [J].
庄勋 ;
顾晓梅 ;
何爱琴 ;
张璇 ;
马振祥 ;
朱湘竹 ;
姜声扬 .
中国妇幼保健, 2008, (28) :4053-4056
[5]   茶多酚、茶色素的抗肿瘤机制研究进展 [J].
奚秀艳 ;
蔡美琴 .
中国临床营养杂志, 2008, (01) :62-65
[6]   海淀区宫颈癌发病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J].
赵温 ;
宋世琴 ;
张淞文 .
中国妇幼保健, 2008, (05) :624-625
[7]   亚高原地区妇女宫颈癌病例对照研究 [J].
程海萍 ;
王秀娟 ;
文国颖 .
卫生职业教育, 2007, (20) :141-142
[8]   宫颈癌流行病学及高危因素研究进展 [J].
李秀娟 .
实用医技杂志, 2006, (19) :3517-3518
[9]   中国人群肺癌发病危险因素的Meta分析 [J].
么鸿雁 ;
施侣元 .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2003, (01) :51-55
[10]   茶色素防癌作用研究——体外短期试验 [J].
崔文明 ;
韩驰 .
卫生研究, 2002, (04) :314-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