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湿地植物对污水中氮和磷的吸收动力学特性

被引:4
作者
洪春来 [1 ,2 ]
王卫平 [1 ]
朱凤香 [1 ]
陈晓旸 [1 ]
薛智勇 [1 ]
王润屹 [2 ]
机构
[1]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环境资源与土壤肥料研究所
[2] 浙江省嘉兴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关键词
湿地植物; 污水; 吸收动力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173 [环境植物学]; X703 [废水的处理与利用];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083002 ;
摘要
为比较不同湿地植物对富营养化水体中N,P的去除效应。研究了水葫芦、菖蒲、空心菜、金鱼藻等4种湿地植物对NO3-N,NH4-N及P的吸收动力学特征。结果表明,不同湿地植物对水体中N,P的吸收存在显著的差异,4种植物对NH4-N的最大吸收速率(Vmax)大小为水葫芦>空心菜>菖蒲>金鱼藻,对NO3-N的最大吸收速率表现为水葫芦>空心菜>金鱼藻>菖蒲;对P的最大吸收速率表现为水葫芦>空心菜>菖蒲>金鱼藻;4种湿地植物对水体中氮磷吸收的表观米氏常数(Km),即亲和力均呈现出与最大吸收速率相反的趋势。
引用
收藏
页码:122 / 126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几种水生植物净化能力比较 [J].
王庆海 ;
段留生 ;
李瑞华 ;
武菊英 .
华北农学报, 2008, (02) :217-222
[2]   不同水生植物对磷的吸收特性 [J].
单丹 ;
罗安程 .
浙江农业学报, 2008, (02) :135-138
[3]   富营养化水体生态修复中水生植物的应用研究 [J].
杨旻 ;
吴小刚 ;
张维昊 ;
方涛 .
环境科学与技术, 2007, (07) :98-102+121
[4]   人工湿地植物的选择及湿地植物对污染河水的净化能力 [J].
张雨葵 ;
杨扬 ;
刘涛 .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06, (05) :1318-1323
[5]   AHP在人工湿地植物优化组合中的应用 [J].
李铁梅 ;
胡劲梅 ;
李坤林 ;
邱武 .
再生资源研究, 2006, (02) :34-37
[6]   人工湿地植物的选择原则 [J].
陈长太 ;
阮晓红 ;
王雪 .
中国给水排水, 2003, (03) :65-65
[7]   根系养分吸收动力学研究及应用 [J].
余勤 ;
邝炎华 .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1997, (02) :108-113
[8]  
人工湿地候选植物对污水的净化作用及其机理研究.[D].姚芳.浙江大学.2005, 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