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4 条
定量区分人类活动和降水量变化对泾河上游径流变化的影响
被引:42
作者:
张淑兰
[1
]
王彦辉
[1
]
于澎涛
[1
]
张海军
[2
]
屠新武
[3
]
机构:
[1]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
[2] 佳木斯大学
[3] 黄河水利委员会三门峡库区水文水资源局
来源:
关键词:
水文;
人类活动;
降水;
径流;
泾河上游地区;
D O I:
10.13870/j.cnki.stbcxb.2010.04.001
中图分类号:
P333 [水文分析与计算];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基于泾河上游(泾川水文站以上)52年(1954-2005年)的径流和气象年数据,研究了上游地区的气候和径流变化特征,发现年降水量变化趋势不明显、器皿年蒸发量有微弱下降趋势,而年径流量却呈明显降低趋势。根据年降水量-年径流深的双累积曲线,划分出了径流变化的5个阶段分别为1954-1960年、1961-1971年、1972-1980年、1981-1997年和1998-2005年。并以1954-1960年段作为基准期,定量估算了其他年段内人类活动和年降水量变化对年径流深变化的贡献,发现除1991-1997年段降水量偏低对径流减少起很大作用以外,在其它年段径流的变化更多的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在1961-1971年、1972-1980年和1981-1990年3个年段,人类活动对径流增加的贡献量分别为52.71,9.22,3.42 mm;而降水仅在1961-1971年对径流具有增加的贡献量为5.38 mm,在其它两个年段对径流具有减少的贡献量,分别为2.85 mm和2.93 mm;在1998-2005年,相对于降水量对径流的增加贡献量为1.73 mm的情况下,人类活动对径流的减少具有较大的贡献量为24.87 mm。最后,探讨了进一步定量区分气候变暖和具体人类活动对蒸散和径流变化贡献的研究需求。
引用
收藏
页码:53 / 58
页数:6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