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3 条
乙肝病毒和黄曲霉毒素B诱发树鼠句肝癌的病理变化
被引:7
作者:
李瑗
苏建家
覃柳亮
杨春
班克臣
罗丹
黄国华
欧超
严瑞琪
王辉云
机构:
[1] 广西肿瘤研究所病理研究室!南宁
[2] 广
来源:
关键词:
肝肿瘤,实验性;
肝炎病毒,乙型;
黄曲霉毒素B1;
树鼠句;
D O I:
10.13315/j.cnki.cjcep.2000.03.021
中图分类号:
R735.7 [肝肿瘤];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 :对人乙型肝炎病毒 (HBV)和 (或 )黄曲霉毒素B1(AFB1)引起的树鼠句肝脏病变进行动态比较观察。方法 :成年树鼠句按不同处理分为A(HBV +AFB1)、B(HBV)、C(AFB1)、D(空白对照 ) 4组。全部动物定期肝活检 ,并于 16 0周结束实验时处死所有存活者。各次活检及尸检肝组织均作常规病理组织学检查 ,部分同时作HBsAg及HBxAg免疫组织化学、HBV DNA原位杂交 ,以及PAS、网状纤维染色等检查。结果 :肝组织的炎症及肝细胞增生性改变以A组最明显 ,B组病变发生虽早但发展较慢 ,C组病变发生较迟 ,但发展较快。肝细胞癌 (HCC)仅见于A、C组 ,其发生率及平均发生时间在A、C组分别为 6 7% (14/2 1)和 30 % (3/ 10 ) ,以及 12 0周和 15 3周 (P <0 0 1)。B组虽无HCC发生但可见较大增生或结节形成。D组无明显增生灶或结节。HBV感染标志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可在A、B组大多数动物的肝组织中检出 ,其阳性检出率波动于 5 0 %~ 90 %。结论 :树鼠句模型适用于对人类肝炎、肝癌等病变的研究。HBV和AFB1具有协同致肝癌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224 / 227
页数:4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