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轮集体林权制度改革阶段成效、存在问题及完善对策

被引:33
作者
朱莉华 [1 ,2 ]
马奔 [1 ]
温亚利 [1 ]
机构
[1] 北京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2] 宁夏林权服务与产业发展中心
关键词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 林业经营模式; 三权分置;
D O I
10.13968/j.cnki.1009-9107.2017.03.18
中图分类号
F326.20 [林业方针政策及其阐述];
学科分类号
120302 ;
摘要
对国家林业局随机抽查的10个省(区)、20个县、40个乡(镇)、80个村800户农户的问卷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显示新一轮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取得了阶段性成效:明晰产权、承包到户的改革任务基本完成;分林到户后农民造林护林的积极性显著提升;农民造林及林地流转收益权逐步得到保障;合作社在促农增收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款基本到户。但也存在不少问题:林权证登记不规范,发证管理与经营需求脱节;扶持农民营林增收的资金、技术、服务难落实;农民很难也很少用林权证抵押贷款;林业专业合作组织带动农民营林致富的作用不强;公益林补偿标准偏低,商品林采伐受限。结合各地在深化改革阶段的创新实践以及《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完善集体林权制度的意见》,提出了推进集体林地三权分置,明确集体林地发展定位,引导集体林地适度规模经营,吸引社会资本进山入林,加强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等完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具体措施。
引用
收藏
页码:143 / 151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财政资金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绩效评价标准的思考 [J].
陈祥云 .
经济研究导刊, 2016, (29) :15-17
[2]   继续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 全面提升集体林业经营发展水平 [J].
张建龙 .
林业经济, 2016, 38 (01) :3-8
[3]   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地方实践创新 [J].
齐联 ;
马驰知 ;
胡耀升 .
林业经济, 2016, 38 (01) :142-152
[4]   林权制度改革对集体林区森林资源的影响研究 [J].
张英 ;
宋维明 .
农业技术经济, 2012, (04) :96-104
[6]   新时期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政策进程与综合绩效评价——基于福建、江西、浙江和辽宁四省的改革实践 [J].
孔凡斌 ;
杜丽 .
农业技术经济, 2009, (06) :96-105
[7]   环境服务还有多远 [J].
丛萍 ;
耿国彪 .
绿色中国, 2008, (09) :20-21
[8]  
不同经营模式下福建林农林业投入研究[D]. 银小柯.福建农林大学. 2012
[9]  
中国的森林[M]. 中国林业出版社 , (美) 海德 (Hyde, 2005
[10]  
The effect of collective forestland tenure reform in China: Does land parcelization reduce forest management intensity?[J] . Yi Xie,Peichen Gong,Xiao Han,Yali Wen.Journal of Forest Economics . 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