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曲病不同抗性水稻品种的组织化学及分生孢子侵染途径的初步观察

被引:29
作者
代光辉
赵杰
何润梅
金素心
M.NICOLE
机构
[1] 上海交通大学农业与生物学院
[2] IRD
[3] UMR
[4] Unité de Recherche “Résistance des Plantes” BP
[5] Montpellier
[6] France 上海
关键词
稻曲病菌; 组织化学; 抗性; 分生孢子; 侵染途径;
D O I
10.13926/j.cnki.apps.2005.01.007
中图分类号
S435.111.46 [];
学科分类号
090401 ; 090402 ;
摘要
用稻曲病菌分生孢子悬浮液对抽穗期水稻进行接种,观察分生孢子及其侵染途径。结果发现,分生孢子在颖壳表面可萌发形成菌丝,在颖口内侧可以见到菌丝伸向谷颖内部,可能为分生孢子直接侵染稻穗提供了一定证据。对抗、感品种谷粒的组织化学研究结果表明:抗病品种的颖壳中含有大量的木质素,感病品种中的木质素较少;在抗病品种谷粒的颖壳中的红色荧光物质远远多于感病品种;在抗病品种谷粒表皮的胚乳细胞中也含有多酚类物质,这层细胞较正常细胞大,在感病品种中没有发现。稻曲球切片的紫外光观察可发现每一个稻曲球中存在 6个“蝴蝶”型荧光结构,染色剂染色后观察证明该结构不含过氧化物酶、单宁类物质、木栓质和木质素。
引用
收藏
页码:37 / 42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BotanicalHistochemistry[M]. JensenWA. . 1962
[2]  
PlantHistochemistryandCytochemistry. PeterBG. . 1984
[3]  
Rice Diseases 2nd ed. Ou S H. . 1985
[4]   稻曲病国内外研究现状 [J].
徐传雨 ;
谢关林 ;
不详 .
种子 , 2001, (06) :31-33
[5]   稻曲病菌分离技术的初探 [J].
周永力 ;
章琦 .
中国水稻科学, 1999, (03) :186-188
[6]   稻曲病菌的生物学特性及其侵染循环中某些未确定要点的研究 [J].
陆凡 ;
陈志谊 ;
陈毓苓 ;
史阿宝 ;
王法明 ;
张宏图 .
江苏农业学报, 1996, (04) :39-44
[7]   稻曲病菌厚垣孢子侵染时期和侵染途径的研究 [J].
王国良 .
植物保护学报, 1992, (02) :97-100
[8]  
Composéscaféoylquiniquesetrésistancedutournesolcultivéetsauvagevisà visdeSclerotiniasclerotiorum. CossonL. . 1992
[9]   稻曲病菌分生孢子的生物学研究 [J].
张君成 ;
张炳欣 ;
陈志谊 ;
刘永锋 ;
陆凡 .
植物病理学报, 2003, (01) :44-47
[10]  
Histochemicalstudiesontheinteractionbetweenthreespeciesofgrapevine,Vitisvinifera,V. rupestrisandV. rotundifoliaandthedownymildewfungus,Plasmoparaviticola. DaiGH,AndaryC,CossonL. Phy siologicalandMolecularPlantPathology . 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