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曲病国内外研究现状

被引:15
作者
徐传雨
谢关林
不详
机构
[1] 浙江大学农业和生物技术学院植病生防所
[2] 浙江大学农业和生物技术学院植病生防所 杭州
[3] 杭州
关键词
稻曲病; 研究进展; 病原菌;
D O I
10.16590/j.cnki.1001-4705.2001.06.049
中图分类号
S435.111.4 [侵(传)染性病害];
学科分类号
090401 ; 090402 ;
摘要
随品种和栽培方式的变化 ,稻曲病的发生日趋严重 ,已成为水稻上值得重视的病害 ,本文对国内外关于稻曲病的病原生物学病害循环发病因素防治方法的研究结果作一综述
引用
收藏
页码:31 / 33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稻曲病菌分离技术的初探 [J].
周永力 ;
章琦 .
中国水稻科学, 1999, (03) :186-188
[2]   水稻稻曲病的综合防治 [J].
高山 .
安徽农业, 1999, (03) :18-18
[3]   稻曲病菌白化菌株生物学特性研究 [J].
王疏,白元俊,周永力,姚健民,白金铠 .
植物病理学报, 1997, (04) :321-326
[4]   黑龙江省稻曲病研究进展 [J].
张平 ;
金官植 ;
李志丰 .
黑龙江农业科学, 1997, (02) :49-52
[5]   稻曲病菌越冬厚垣孢子萌发力及其侵染力的研究 [J].
陈永坚 ;
肖炎农 ;
赵永静 .
植物保护学报, 1995, (02) :102-106
[6]   稻曲病菌孢子形成的培养技术及人工接种研究 [J].
王疏 ;
杜毅 ;
褚茗莉 ;
白元俊 ;
邵雪 ;
鲁守平 .
辽宁农业科学, 1992, (05) :35-37
[7]   稻曲病发生规律与栽培防治研究初报 [J].
杜毅 ;
褚茗莉 ;
王疏 ;
徐慧民 ;
白元俊 ;
邵雪 .
辽宁农业科学, 1990, (06) :11-14+32
[8]   国内稻曲病研究现状 [J].
邓根生 .
植物保护, 1989, (06) :39-40
[9]   稻曲病病粒形成过程及对健粒的影响 [J].
王兴国 ;
汤洪涛 ;
杨勤莲 .
植物保护, 1989, (05) :30-31
[10]   水稻稻曲病菌菌核萌发试验初报 [J].
董珂 ;
傅淑云 .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1989, (03) :359-3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