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高原中部典型台塬区冬季微气象特征研究

被引:10
作者
王胜 [1 ,2 ]
张强 [1 ,2 ,3 ]
岳平 [2 ]
曾剑 [2 ]
李宏宇 [1 ,2 ]
机构
[1] 兰州大学半干旱气候变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2] 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甘肃省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实验室/中国气象局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开放实验室
[3] 甘肃省气象局
关键词
黄土高原台塬区; 微气象; 地表反照率;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P79 [遥感技术的应用];
学科分类号
081102 ; 0816 ; 081602 ; 083002 ; 1404 ;
摘要
利用黄土高原中部庆阳观测站冬季的观测资料,分析了黄土高原台塬区微气象特征。研究表明,黄土高原中部冬季晴天辐射各分量的值几乎比夏季的小一半。09:00~17:00,地面给大气加热,在17:00至次日09:00,大气给地表加热。平均辐射与晴天时更接近。无论是晴天还是平均气候状况,冬季感热在地表能量中都占有很大比重,几乎占到净辐射值的一半;潜热峰值只有感热峰值的1/4左右,土壤热通量介于感热和潜热之间。冬季夜间近地层的湍流交换十分微弱,在一天中的2/3时间里,大气给地表传递热量。在无降水时段,地表反照率平均为0.22,降雪的影响使地表反照率的平均值为0.28,增大了约30%。地表反照率恢复到一个新的准平衡态长达7天。降雪过程对地表反照率的影响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这也是地表反照率难以准确参数化的原因之一。
引用
收藏
页码:982 / 988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24 条
[11]  
An overview of the LOess Plateau mesa region land surface process field EXperiment series (LOPEXs)[J] . Wen J.,Wang L.,Wei Z. G..Hydrology and Earth System Sciences . 2009 (103)
[12]  
Spatial climatic variability on the Central Loess Plateau (China) as recorded by grain size for the last 250 kyr[J] . Govert Nugteren,Jef Vandenberghe.Global and Planetary Change . 2004 (3)
[13]  
Lower temperature as the main cause of C 4 plant declines during the glacial periods on the Chinese Loess Plateau[J] . Zhaohui Zhang,Meixun Zhao,Huayu Lu,Anthony M. Faiia.Earth and Planetary Science Letters . 2003 (3)
[14]   黑河流域土壤参数修正及其对大气要素模拟的影响 [J].
高艳红 ;
程国栋 ;
刘伟 ;
崔文瑞 ;
柳媛普 ;
李海英 ;
彭红春 ;
王遂缠 .
高原气象 , 2007, (05) :958-966
[15]   陇中黄土高原植被覆盖和裸露下垫面地表通量和总体输送系数研究 [J].
王澄海 ;
黄宝霞 ;
杨兴国 .
高原气象, 2007, (01) :30-38
[16]   敦煌戈壁不同近地层大气稳定度下的感热交换系数 [J].
韦志刚 ;
黄荣辉 ;
陈文 .
高原气象, 2006, (05) :834-839
[17]   陇中黄土高原冬季地表辐射和能量平衡特征 [J].
杨启国 ;
杨兴国 ;
马鹏里 ;
王润元 ;
刘宏谊 .
地球科学进展, 2005, (09) :1012-1021
[18]   敦煌地区荒漠戈壁地表热量和辐射平衡特征的研究 [J].
张强 ;
曹晓彦 .
大气科学, 2003, (02) :245-254
[19]   绿洲对其临近荒漠大气水分循环的影响——敦煌试验数据分析 [J].
张强 ;
卫国安 ;
黄荣辉 .
自然科学进展, 2002, (02) :60-65
[20]   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作物覆盖因子计算 [J].
张岩 ;
刘宝元 ;
史培军 ;
江忠善 .
生态学报, 2001, (07) :1050-10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