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持有型犯罪中的“非法性”来源
被引:1
作者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张曙光
机构
:
[1]
井冈山大学政法学院
来源
:
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5年
/ 36卷
/ 06期
关键词
:
持有型犯罪;
“非法性”;
客观评价基础;
共同客观条件;
D O I
:
暂无
中图分类号
:
D924.3 [分则];
学科分类号
:
摘要
:
持有有合法与非法之分,我国刑法中非法持有型犯罪成立的要求必须是非法持有。这种非法性评价并非来源于持有特定禁止物或管制物,也并非取决于持有主体资格或身份,而是对持有事实和"不能说明来源的"综合评价(法律推定)结果,它是抽象的。"不能说明来源的"与持有特定物品的事实共同构成"非法持有"的客观推定(评价)基础。
引用
收藏
页码:114 / 118+133 +133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论持有的实质——以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为例的分析[J]. 张曙光.刑事法评论. 2010(01)
[2]
“持有”的概念辨析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李立众
刘宗开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苏州大学法学院
刘宗开
[J].
政法论丛,
2001,
(06)
: 40
-
44
[3]
持有行为——一种新型的犯罪行为态样
陈正云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华东政法学院
陈正云
李泽龙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华东政法学院
李泽龙
[J].
法学,
1993,
(05)
: 19
-
21
[4]
口授刑法学[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陈兴良, 2007
[5]
刑事一体化[M]. 法律出版社 , 储槐植著, 2004
[6]
刑事法评论[M].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 陈兴良主编, 2002
[7]
刑法学[M]. 法律出版社 , 张明楷编著, 1999
[8]
刑法学[M]. 北京大学出版社 , 高铭暄主编, 1989
←
1
→
共 8 条
[1]
论持有的实质——以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为例的分析[J]. 张曙光.刑事法评论. 2010(01)
[2]
“持有”的概念辨析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李立众
刘宗开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苏州大学法学院
刘宗开
[J].
政法论丛,
2001,
(06)
: 40
-
44
[3]
持有行为——一种新型的犯罪行为态样
陈正云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华东政法学院
陈正云
李泽龙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华东政法学院
李泽龙
[J].
法学,
1993,
(05)
: 19
-
21
[4]
口授刑法学[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陈兴良, 2007
[5]
刑事一体化[M]. 法律出版社 , 储槐植著, 2004
[6]
刑事法评论[M].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 陈兴良主编, 2002
[7]
刑法学[M]. 法律出版社 , 张明楷编著, 1999
[8]
刑法学[M]. 北京大学出版社 , 高铭暄主编, 1989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