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地方政府自主发债的风险治理路径选择

被引:4
作者
郑洁
仲熠辉
左翎
机构
[1] 安徽财经大学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
关键词
自主发债; 市场风险; 信用风险; 公共风险;
D O I
10.16304/j.cnki.11-3952/f.2017.08.009
中图分类号
F812.5 [国家公债、债券、外债];
学科分类号
020203 ;
摘要
地方政府自主发债是一个涵盖法律、财政、金融、社会等诸多领域改革的系统工程,是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的重要杠杆,也是《预算法》修订施行后的一个新鲜事物。作为一种市场化的融资工具,地方政府自主发债有助于缓解地方政府的举债压力,使融资更加规范;降低了融资成本,提高了地方政府负债的可持续性;完善财政分权体制,彰显了财政效率特征。但当前,地方政府自主发债在发行规模、市场定价、信息披露、债券评级以及违约责任等方面与市场化的融资机制尚存差距,隐藏着一定的财政风险和金融风险。本文由此出发展开研究,探讨了我国地方政府自主发债面临的风险及其治理路径选择。
引用
收藏
页码:94 / 102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地方政府债券信用风险测度与安全发债规模研究——基于KMV模型的十省市样本分析 [J].
张海星 ;
靳伟凤 .
宏观经济研究, 2016, (05) :48-60
[2]   财政新常态下地方政府债务流动性风险研究:存量债务置换之后 [J].
刁伟涛 .
经济管理, 2015, 37 (11) :11-19
[3]   新常态下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评价与防范研究 [J].
张同功 .
宏观经济研究, 2015, (09) :134-143
[4]   财政分权视角下的地方政府债务研究:一个综述 [J].
龚强 ;
王俊 ;
贾珅 .
经济研究, 2011, 46 (07) :144-156
[5]  
财政新常态:公共风险与财政风险的权衡[N]. 刘尚希.光明日报. 2015 (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