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湖历史时期人类活动的湖泊沉积环境响应

被引:16
作者
姚书春
薛滨
夏威岚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湖泊沉积与环境重点实验室
[2]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湖泊沉积与环境重点实验室 南京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3] 北京
[4] 南京
关键词
洪湖; 历史时期; 人类活动; 湖泊沉积;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524 [湖泊、水库];
学科分类号
0815 ;
摘要
以洪湖北部和南部两个短柱钻孔(HN和HS)研究湖泊沉积,采用137Cs定年,沉积速率为0.155cm/a。沉积物的总有机碳、总氮、磷以及元素和磁化率等指标分析表明:1840年前洪湖地区人类活动较弱,在湖泊沉积物中基本没有早期的人类活动信号的记录;1840年以后由于人口大量增加,人类活动增强,湖泊的营养水平有所增加,尤其是1950年以来沉积物中营养元素急剧增加;近50年来的湖泊营养程度的加重主要与流域内大量营养物质进入湖泊,以及大面积的围垦造成湖泊面积减小、自我调节能力降低有关。洪湖两孔的对比研究表明,不同区域之间存在着差异,可能与洪湖湖流作用及人类活动的影响差异有关。
引用
收藏
页码:475 / 480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近0.3ka来龙感湖流域人类活动的湖泊环境响应 [J].
羊向东 ;
王苏民 ;
沈吉 ;
朱育新 ;
张振克 ;
吴艳宏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1, (12) :1031-1038
[2]   洪湖湖区土地利用/土地覆盖时空格局研究 [J].
赵淑清 ;
方精云 ;
唐志尧 ;
朴世龙 .
应用生态学报, 2001, (05) :721-725
[3]   洪湖的环境变迁及其生态对策 [J].
陈世俭 .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1, (01) :107-110
[4]   近1800年来云南洱海流域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的湖泊沉积记录 [J].
张振克 ;
吴瑞金 ;
沈吉 ;
吴艳宏 ;
朱育新 ;
潘红玺 .
湖泊科学, 2000, (04) :297-303
[5]   洱海沉积物化学元素与古气候演化 [J].
陈敬安 ;
万国江 ;
陈振楼 ;
黄荣贵 .
地球化学, 1999, (06) :562-570
[6]   清代湖北农村的人口和劳动力配置 [J].
闫富东 .
荆州师专学报, 1998, (03) :20-23
[7]   湖泊现代沉积作用核素示踪研究新进展 [J].
万国江 ;
白占国 ;
黄荣贵 ;
邹申清 ;
窦明晓 ;
王长生 ;
林文祝 .
地质地球化学, 1996, (02) :9-13
[8]   湖泊沉积物-水界面铁-锰循环研究新进展 [J].
万国江 ;
陈振楼 ;
万曦 ;
普勇 ;
韦朝阳 ;
黄荣贵 .
地质地球化学, 1996, (02) :5-8
[9]   洪湖垦殖剖面的地球化学特征 [J].
杨汉东 ;
蔡述明 .
海洋与湖沼, 1995, (03) :269-274
[10]   湖泊沉积——研究历史气候的有效手段——以青海湖、岱海为例 [J].
王苏民 ;
李建仁 ;
不详 .
科学通报 , 1991, (01) :5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