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湖历史时期人类活动的湖泊沉积环境响应

被引:16
作者
姚书春
薛滨
夏威岚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湖泊沉积与环境重点实验室
[2]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湖泊沉积与环境重点实验室 南京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3] 北京
[4] 南京
关键词
洪湖; 历史时期; 人类活动; 湖泊沉积;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524 [湖泊、水库];
学科分类号
0815 ;
摘要
以洪湖北部和南部两个短柱钻孔(HN和HS)研究湖泊沉积,采用137Cs定年,沉积速率为0.155cm/a。沉积物的总有机碳、总氮、磷以及元素和磁化率等指标分析表明:1840年前洪湖地区人类活动较弱,在湖泊沉积物中基本没有早期的人类活动信号的记录;1840年以后由于人口大量增加,人类活动增强,湖泊的营养水平有所增加,尤其是1950年以来沉积物中营养元素急剧增加;近50年来的湖泊营养程度的加重主要与流域内大量营养物质进入湖泊,以及大面积的围垦造成湖泊面积减小、自我调节能力降低有关。洪湖两孔的对比研究表明,不同区域之间存在着差异,可能与洪湖湖流作用及人类活动的影响差异有关。
引用
收藏
页码:475 / 480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1]  
土壤农业化学常规分析方法[M]. 科学出版社 , 中国土壤学会农业化学专业委员会 编, 1983
[12]  
土壤理化分析[M].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编, 1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