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施氮量对冬小麦田氮去向和气态损失的影响

被引:34
作者
吉艳芝 [1 ,2 ]
巨晓棠 [2 ]
刘新宇 [1 ]
张丽娟 [1 ,3 ]
李鑫 [4 ]
刘楠 [1 ]
机构
[1] 河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2]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3] 中国北方山区工程中心
[4] 辉得昌远东有限公司
关键词
冬小麦; 15N; 氮去向; 土壤残留; 气态损失;
D O I
10.13870/j.cnki.stbcxb.2010.03.043
中图分类号
S512.11 [];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该文研究氮肥对冬小麦田肥料氮素去向和气态损失的影响。通过布置田间微区试验,采用15N微区示踪技术和密闭室间歇通气法、密闭式静态箱法田间原位监测冬小麦氮肥的去向和气态损失。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冬小麦产量和地上部吸氮量增加,但当施氮量高于150 kg/hm2时,产量出现降低的趋势,地上部吸氮比例也以土壤氮为主转变为肥料氮为主。4个施氮处理N75、N150、N225和N300的0-100 cm的土壤氮残留分别为32.6,26.8,34.7,40.6 kg/hm2。冬小麦田间土壤氨挥发排放总量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排放量在6.03~13.26kg/hm2之间,占施N量的5.4%~11.4%。N2O排放造成的氮素损失比例为0.08%~0.28%,苗期是冬小麦季N2O排放的主要时期。化肥氮在冬小麦当季作物吸收、土壤残留及损失量分别为37.2%~50.2%,26.7%~40.6%,17.4%~22.2%,且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升高。在本试验条件下,150 kg/hm2是适宜的氮肥用量,产量最高,土壤氮残留最低,气态损失占肥料氮总损失的比例高于75 kg/hm2处理,但差异不显著(p<0.05)。因此控制氮肥用量是提高氮肥利用率的一项关键措施。
引用
收藏
页码:113 / 118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中国土壤氮素研究 [J].
朱兆良 .
土壤学报, 2008, (05) :778-783
[2]   施氮量对豫北潮土区不同肥力麦田氮肥去向及小麦产量的影响 [J].
韩燕来 ;
葛东杰 ;
汪强 ;
王宜伦 ;
谭金芳 .
水土保持学报 , 2007, (05) :151-154
[3]   限水条件下氮肥用量及施氮时期对冬小麦产量、土壤硝态氮含量的影响 [J].
张霞 ;
罗延庆 ;
张胜全 ;
郑强 ;
冯汉宇 ;
王敏 ;
王志敏 .
华北农学报, 2007, (03) :163-167
[4]   华北太行山前平原农田氨挥发损失 [J].
张玉铭 ;
胡春胜 ;
董文旭 .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05, (03) :417-419
[5]   冬小麦/夏玉米轮作体系中氮素的损失途径分析 [J].
巨晓棠 ;
刘学军 ;
邹国元 ;
王朝辉 ;
张福锁 .
中国农业科学, 2002, (12) :1493-1499
[6]   不同水分和氮肥水平对冬小麦吸收肥料氮的影响 [J].
李世娟 ;
周殿玺 ;
兰林旺 .
核农学报, 2002, (05) :315-319
[7]   大面积冬小麦夏玉米农田土壤的氨挥发 [J].
李贵桐 ;
李保国 ;
陈德立 .
华北农学报, 2002, (01) :76-81
[8]   基施尿素对土壤剖面中无机氮动态的影响 [J].
刘学军 ;
巨晓棠 ;
张福锁 .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2001, (05) :63-68
[9]   黑土-春小麦中三种化学氮肥的去向 [J].
金翔 ;
韩晓增 ;
蔡贵信 .
土壤学报, 1999, (04) :448-453
[10]  
我国肥料产业与科学施肥战略研究报告[M]. 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 张福锁, 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