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高原不同时间尺度植被变化特征及其与气候因子的关系分析

被引:63
作者
王青霞 [1 ,2 ]
吕世华 [1 ]
鲍艳 [1 ]
马迪 [1 ]
李瑞青 [1 ,2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寒旱区陆面过程与气候变化重点实验室
[2] 中国科学院大学
关键词
青藏高原; NDVI; 气候因子;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61.7 [];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摘要
利用1982-2006年GIMMS NDVI数据,以多种统计方法为基础,探讨了青藏高原(下称高原)不同时间尺度(年际、季节及月)植被变化的时空特征及其与气候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高原整体年平均NDVI变化呈波动上升趋势,其中夏季趋势最大,达0.004(10a)-1。不同覆盖度像元变化对总体植被变化的贡献不同,低植被覆盖像元变化对各季节总体植被变化贡献均较大,其中冬季最大;中等植被覆盖像元变化的贡献主要在秋季;高植被覆盖像元的贡献则夏季最明显。青藏高原植被变化存在显著的空间差异,其中夏季呈增加和减少趋势的面积均最大,分别达30.51%、10.52%,增加的区域主要位于高原东部,减少的区域主要在高原中部的藏北高原。进一步分析高原植被和气候因子的相关性表明,中等植被覆盖区植被与气候因子的相关性最高,其次是高植被覆盖区,低植被覆盖区的相关性则最低。在年际和季节尺度上,植被生长主要与温度和降水的累积效应有关,其中在植被生长较好的季节和区域更明显。而在月尺度上,中低植被覆盖区植被生长受短期降水事件影响较大,高植被覆盖区则仍是温度的累积效应占主导。
引用
收藏
页码:301 / 312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43 条
[1]   青藏高原植被变化对中国东部夏季降水影响的模拟研究 [J].
张少波 ;
陈玉春 ;
吕世华 ;
李锁锁 ;
王少影 .
高原气象, 2013, 32 (05) :1236-1245
[2]   青藏高原高寒草甸夏季植被特征及对模拟增温的短期响应 [J].
徐满厚 ;
薛娴 .
生态学报, 2013, 33 (07) :2071-2083
[3]   气候变暖对高寒地区植物生长与物候影响分析 [J].
徐满厚 ;
薛娴 .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13, 27 (03) :137-141
[4]   柴达木盆地气候由暖干向暖湿转型的变化特征分析 [J].
戴升 ;
申红艳 ;
李林 ;
王振宇 ;
肖建设 .
高原气象, 2013, 32 (01) :211-220
[5]   青藏高原高寒区生态脆弱性评价 [J].
于伯华 ;
吕昌河 .
地理研究, 2011, 30 (12) :2289-2295
[6]   黄河源区1975—2005年沙漠化时空演变及其成因分析 [J].
胡光印 ;
董治宝 ;
逯军峰 ;
颜长珍 .
中国沙漠, 2011, 31 (05) :1079-1086
[7]   黄河源区沙漠化及其景观格局的变化 [J].
胡光印 ;
董治宝 ;
逯军峰 ;
颜长珍 .
生态学报, 2011, 31 (14) :3872-3881
[8]   藏北高原气候变化与植被生长状况 [J].
杨秀海 ;
卓嘎 ;
罗布 .
草业科学, 2011, (04) :626-630
[9]   近30a来长江源区沙漠化时空演变过程及成因分析 [J].
胡光印 ;
董治宝 ;
逯军峰 ;
颜长珍 ;
魏振海 .
干旱区地理, 2011, 34 (02) :300-308
[10]   黄河源区玛曲草原草场退化原因调查分析 [J].
吕少宁 ;
文军 ;
康悦 .
生态经济, 2011, (02) :166-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