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高原植被变化对中国东部夏季降水影响的模拟研究

被引:23
作者
张少波 [1 ,2 ]
陈玉春 [1 ]
吕世华 [1 ]
李锁锁 [1 ]
王少影 [1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寒旱区陆面过程与气候变化重点实验室
[2] 中国科学院大学
关键词
RegCM4.1.1模式; 植被变化; 降水; 数值模拟;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61.7 [];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摘要
利用耦合了陆面模式CLM3.5的区域气候模式RegCM4.1.1对中国2000-2009年夏季东亚环流及降水进行模拟试验,从而研究青藏高原植被退化对中国东部夏季降水的影响。结果表明,该模式能较好地模拟出东亚地区夏季位势高度场的平均特征及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位置和强度的时间演变,并对中国东部地区降水也具有一定的模拟能力,但模拟的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中心强度偏小,地面温度和降水场也存在一定的偏差。青藏高原植被退化后,该地区对流层中层的潜热加热作用减小,受西风带纬向平流作用影响,中国东部地区上空出现温度和位势高度负异常,导致南亚高压偏西和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减弱;受低层水汽输送的异常分布影响,中国南方和东北地区降水增加,北方地区降水减少。
引用
收藏
页码:1236 / 1245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23 条
[1]   青藏高原地区不同下垫面陆面过程的数值模拟研究 [J].
李燕 ;
刘新 ;
李伟平 .
高原气象, 2012, 31 (03) :581-591
[2]   黄河源区植被覆盖度对区域气候影响的数值模拟 [J].
张静辉 ;
文军 ;
张堂堂 ;
罗亚勇 ;
史小康 ;
田辉 .
高原气象, 2011, 30 (04) :989-995
[3]   基于生态地理分区的青藏高原植被覆被变化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J].
张戈丽 ;
欧阳华 ;
张宪洲 ;
周才平 ;
徐兴良 .
地理研究, 2010, 29 (11) :2004-2016
[4]   青藏高原夏季下垫面植被变化气候效应的数值模拟 [J].
赵林 ;
陈玉春 ;
吕世华 ;
李锁锁 .
安徽农业科学, 2010, 38 (30) :17067-17070+17084
[5]   土壤湿度资料同化对中国东部夏季区域气候模拟的改进 [J].
胡娅敏 ;
丁一汇 ;
廖菲 .
科学通报, 2009, 54 (16) :2388-2394
[6]   RegCM3模式对青藏高原夏季气温和降水的模拟 [J].
屈鹏 ;
杨梅学 ;
郭东林 ;
陈楚雄 .
高原气象 , 2009, (04) :738-744
[7]   我国夏季降水与青藏高原春季NDVI的关系 [J].
范广洲 ;
周定文 ;
黄荣辉 ;
华维 ;
王永立 .
应用气象学报, 2009, (04) :492-496
[8]   青藏高原感热异常对沙尘暴影响的数值模拟 [J].
钟海玲 ;
李栋梁 ;
高荣 .
高原气象, 2009, 28 (02) :293-298
[9]   气候变暖背景下青藏高原植被覆盖特征的时空变化及其成因分析 [J].
徐兴奎 ;
陈红 ;
LEVY Jason K .
科学通报, 2008, (04) :456-462
[10]   青藏高原冬季NDVI变化与我国夏季降水的关系 [J].
范广洲 ;
周定文 ;
刘雅勤 ;
华维 ;
李洪权 ;
高亮 ;
李学敏 .
自然科学进展, 2007, (12) :1657-16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