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岗岩类I型S型分类在造山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以西秦岭地区为例

被引:18
作者
李永军
刘志武
付国民
李金保
机构
[1] 长安大学地球科学与国土资源学院
[2] 成都理工大学
关键词
造山带; 花岗岩类; I型S型分类; 西秦岭;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88.12 [侵入岩、深成岩];
学科分类号
摘要
花岗岩类I型S型分类的原始定义和实质是分类与源岩的内在联系 ,但由于造山带地壳结构及地质构造特征的复杂性、地质作用过程的多样性 ,导致了形成花岗岩类源岩组分的复杂性 ,使得花岗岩I型S型分类在造山带具有不确定性 ,在实践中尤其在填图中存在较多问题和矛盾。西秦岭许多花岗岩既有I型特色又兼有S型特色 ,岩石化学及地球化学图解的多解性显示了二者间无确定的界线。本文分析了产生这些矛盾的根源以及I型S型分类在造山带区的不适用性。
引用
收藏
页码:1 / 7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花岗岩地球动力学研究展望 [J].
李永军 ;
付国民 ;
刘志武 ;
李金保 .
华南地质与矿产, 2001, (04) :7-10
[2]   关于“侵入岩谱系单位填图方法”有关问题的讨论 [J].
杨崇辉 ;
庄育勋 ;
王新社 ;
张尚坤 ;
刘增校 .
地质论评, 2001, (05) :483-486
[3]   西秦岭造山带的演化 [J].
霍福臣 ;
李永军 .
甘肃地质学报, 1996, (01) :3-4+6-17
[4]   西秦岭东段侵入岩的构造成因类型 [J].
李永军 ;
霍福臣 .
甘肃地质学报, 1996, (01) :32-42+46+31
[5]   内蒙古中部深成侵入岩谱系单位及构造岩浆活动初探──以苏尼特左旗等8幅1:5万区域地质调查为例 [J].
罗照华,邓晋福,罗飞,李玉文,曹永清 .
现代地质, 1995, (02) :189-202
[6]   洮坪地区花岗岩成因类型研究 [J].
李永军 .
甘肃地质学报, 1993, (02) :45-53
[7]  
西秦岭洮坪地区花岗岩内部接触关系及等级体制填图.[J].李永军;段永民;李新锋;赵林义;王国振.长安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1993, S1
[8]  
太行山造山带岩浆活动及其造山过程反演.[M].罗照华等著;.地质出版社.1999,
[9]  
花岗岩类区1:5万区域地质填图方法指南.[M].高秉璋等著;.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1991,
[10]  
成对花岗岩带和板块构造.[M].杨树锋著;.科学出版社.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