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落景观格局的空间粒度转换响应及其机理分析——以江苏省镇江地区为例

被引:14
作者
冀亚哲
张小林
吴江国
李红波
机构
[1] 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关键词
土地利用; 聚落; 景观格局; 粒度转换; 镇江地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01.2 [土地管理、规划及利用]; P901 [景观学、区域论];
学科分类号
083306 ; 0903 ; 0705 ; 070501 ;
摘要
以镇江地区第二次土地调查(2009年)1∶10 000土地利用现状数据为主要数据源,运用GIS和景观格局分析方法,研究了按照中心属性值法和面积最大法从现状数据粗化为30m、100m、500m和1 000m栅格和矢量数据的聚落景观格局变化特征及机理。结果显示:最大面积值法生成数据各景观类型的面积相对误差较大,特别是其它土地,在空间粒度为1 000m时消失,中心属性值法在空间粒度转换中的面积相对误差较小,并且是随机的;在聚落景观变化方面,研究区斑块密度、聚集度指数和斑块结合度指数降低,分维数、最大斑块指数和平均邻近距离升高,说明聚落景观斑块破碎化降低、斑块面积扩大并趋于成片成团、空间分布更为离散等特征;聚落景观格局变化表明最大面积值法突出整体分布规律,中心属性值法突出聚落景观的空间分布特性;基于最大面积值法的聚落景观格局的空间粒度转换响应与其斑块面积结构和空间邻接有所关联。
引用
收藏
页码:322 / 330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28 条
[1]   土地利用数据用于景观格局分析的研究 [J].
马英莲 ;
陈曦 ;
贺永平 ;
彭树宏 ;
刘萍 .
测绘信息与工程, 2011, 36 (05) :14-16+19
[2]   江苏城乡建设用地特征及对策研究 [J].
郭玉燕 .
中国国土资源经济, 2011, 24 (01) :47-50+56
[3]   1:10000比例尺土地利用景观指数的粒度效应分析 [J].
周伟 ;
钟星 ;
袁春 .
中国土地科学, 2010, 24 (11) :20-26
[4]   粒度变化对上海市景观格局分析的影响 [J].
孟陈 ;
李俊祥 ;
朱颖 ;
吴彤 ;
肖志坚 ;
张国科 .
生态学杂志, 2007, (07) :1138-1142
[5]   晋西黄土丘陵县域景观格局分析 [J].
张树华 ;
王百田 .
水土保持研究, 2007, (02) :249-251
[6]   泾河流域景观指数的粒度效应分析 [J].
杨丽 ;
甄霖 ;
谢高地 ;
陈操操 .
资源科学, 2007, (02) :183-187
[7]   快速城市化地区土地覆盖景观特征的粒度效应 [J].
龚建周 ;
夏北成 ;
李楠 ;
郭泺 .
生态学报, 2006, (07) :2198-2206
[8]   潼南县土地利用景观格局特征分析 [J].
何丙辉 ;
徐霞 ;
辜世贤 ;
不详 .
水土保持研究 , 2005, (05) :134-137
[9]   城市景观格局的空间尺度分析(英文) [J].
岳文泽 ;
徐建华 ;
谈文琦 .
生态科学, 2005, (02) :102-106
[10]   黄土丘陵县域尺度整体景观格局分析 [J].
焦峰 ;
温仲明 ;
王飞 ;
张晓萍 ;
杨勤科 ;
李锐 ;
不详 .
水土保持学报 , 2005, (02) :167-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