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市域旅游经济空间差异及机理研究

被引:32
作者
方叶林
黄震方
陆玮婷
彭倩
机构
[1] 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关键词
市域旅游经济; 空间差异; 机理; 空间自相关;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592.7 [地方旅游事业];
学科分类号
020202 ;
摘要
市域旅游经济的发展是中国旅游业发展的基础。以中国内地各市域为研究单元,选择2005年与2010年的截面数据,在对原始数据主成分分析的基础上,运用地统计方法进行空间对比分析,进一步分析空间差异的机理。结果表明:中国市域旅游业发展水平具有较广离群分布的"肥尾"特征,同时具有较狭窄聚簇分布的"尖顶"特征。2005-2010年,总体上各市旅游经济的局域G指数增大,市域旅游经济获得一定程度的发展。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成渝经济圈是中国市域旅游经济发达区的主要集聚地。中国市域旅游经济总体上呈东北-西南格局,并且有向正北-正南方向转变的趋势。交通区位、人口分布、经济发展水平、旅游资源禀赋、政策制度等因素是影响市域旅游经济空间差异的主要原因。
引用
收藏
页码:100 / 104+110+129 +110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26 条
[21]   中国入境旅游的区域差异特征分析 [J].
陈秀琼 ;
黄福才 .
地理学报, 2006, (12) :1271-1280
[22]   运用空间自相关分析中国入境旅游增长空间格局 [J].
宋鸿 ;
陈晓玲 .
世界地理研究, 2006, (01) :99-106
[23]   中国区域旅游发展差异影响因素研究——来自1990~2003年的经验数据检验 [J].
敖荣军 ;
韦燕生 .
财经研究, 2006, (03) :32-43
[24]   我国人口与社会经济重心的动态演变 [J].
许月卿 ;
李双成 .
人文地理, 2005, (01) :117-120
[25]   中国区域经济增长集聚的空间统计分析 [J].
吴玉鸣 ;
徐建华 .
地理科学, 2004, (06) :654-659
[26]   中国人口的分布、区划和展望 [J].
胡焕庸 .
地理学报, 1990, (02) :139-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