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教师家园沟通胜任力特征及其提高策略

被引:20
作者
刘云艳 [1 ]
陈希 [2 ]
机构
[1] 西南大学教育学部
[2] 郑州师范学院特殊教育学院
关键词
家园沟通; 胜任力特征; 胜任力结构模型; 专业能力;
D O I
10.13861/j.cnki.sece.2016.02.006
中图分类号
G616 [幼儿园与家庭];
学科分类号
040105 ;
摘要
本研究采用行为事件访谈法,对14位幼儿园教师进行了以教师"较为满意"和"较为遗憾"的家园沟通关键事件为主的访谈,然后利用统计分析软件SPSS18.0对绩优组与普通组教师各项胜任力特征的平均等级分数进行了差异检验,同时结合行为检核表调查结果,构建了由10项具有显著差异的胜任力特征组成的幼儿园教师家园沟通胜任力"扶梯"模型。这10项特征根据其内容与作用,又可以归为四类,其中"专业知识"可以归为认知类胜任力特征,它是教师与家长沟通双方信息传递的核心内容,在沟通胜任力结构模型中处于基础地位,是保证沟通行为切实开展的前提条件;"词语表达""建设反馈""交互管理""倾听"可以归为技能类胜任力特征,考察的是教师在沟通过程中传播与接收信息的能力,帮助教师排除或摒弃沟通过程中产生的干扰,对沟通有效进行起到保障和引导的作用;"认同度""移情"可以归为人际互动类胜任力特征,考察的是沟通双方对自己、他人、情境的理解与把握能力,是促进沟通双方相互理解与信任的重要保障;"主动""责任心""自信"可以归为人格特质类胜任力特征,更多源自教师内在的发展需求,有助于引导教师在实践中主动反思与不断自我提高。认知类、技能类与人际互动类胜任力特征都属于显性特征,易于观测和通过培训提高,人格特质类胜任力特征则属于隐性特征,难以观测,也不易通过培训提高。今后有关教师家园沟通方面的培训,应首先基于胜任力结构模型对教师的家园沟通能力进行评价,然后依据胜任力结构模型的内容,针对教师的不足之处设计和实施培训课程。此外,幼儿园也应努力为教师家园沟通胜任力特征的发展提供有利的外部支持环境。
引用
收藏
页码:54 / 63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教师胜任力模型与测评研究.[D].徐建平.北京师范大学.2004, 11
[2]  
Development of a measure of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competence.[J].Rebecca B. Rubin;Matthew M. Martin.Communication Research Reports.1994, 1
[3]  
胜任素质模型构建与应用.[M].严正; 卜安康; 编著.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
[4]  
人力资源经理胜任素质模型.[M].国际人力资源管理研究院(IHRI)编委会编著;.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5]   大学生就业通用胜任力模型的建构 [J].
刘泽文 ;
王裕豪 ;
甄月桥 ;
葛列众 .
人类工效学, 2010, 16 (01) :1-4
[6]   企业管理者人际沟通能力结构研究 [J].
张淑华 ;
夏敏 ;
蒋兴宏 ;
柳治仁 .
心理科学, 2004, (02) :480-482
[7]   家族企业高层管理者胜任特征模型 [J].
仲理峰 ;
时勘 .
心理学报, 2004, (01) :110-115
[8]   管理胜任力特征分析:结构方程模型检验 [J].
王重鸣 ;
陈民科 .
心理科学, 2002, (05) :513-516+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