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水温度示踪理论与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40
作者
吴志伟 [1 ,2 ]
宋汉周 [1 ]
机构
[1] 河海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
[2] 东北电力设计院
关键词
地下水; 温度场; 渗流场; 示踪; 综述;
D O I
10.14042/j.cnki.32.1309.2011.05.016
中图分类号
P641 [水文地质学(地下水水文学)];
学科分类号
0818 ; 081803 ;
摘要
对地下水温度示踪理论与方法的相关研究做了评述,介绍了当前地质体中温度场与渗流场耦合作用模型、数值模拟技术和渗流参数反演方法,并从温度示踪方法的两个主要应用领域:地表水与地下水交换和工程地下水渗漏探测(以堤坝为例),说明地下水温度示踪的应用研究。在地质体中温度场与渗流场耦合模型方面,裂隙介质、非饱和带、复杂边界条件和非Darcy流是研究的难点和热点。在未来的研究中,需要改进相关模型及求解方法,使之能够适应复杂介质特征、复杂水动力条件、复杂热环境等问题。在温度示踪的应用研究方面,采用数理统计方法来处理海量的时间序列观测资料,更有效地确定地表水与地下水的交换速率,以及如何利用温度资料定量化确定堤坝区地质体中集中渗漏通道的位置和特性是未来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引用
收藏
页码:733 / 740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24 条
[1]   堤坝多集中渗漏通道位置温度探测研究 [J].
王新建 ;
潘纪顺 .
岩土工程学报, 2010, 32 (11) :1800-1805
[2]   破碎岩体非等温渗流的非线性动力学研究 [J].
李顺才 ;
缪协兴 ;
陈占清 ;
茅献彪 .
力学学报, 2010, 42 (04) :652-659
[3]   坝址温度场与变物性渗流场全耦合分析 [J].
吴志伟 ;
宋汉周 .
水利学报, 2010, 41 (06) :703-710
[4]   浅层地温场中热对流数值模拟 [J].
吴志伟 ;
宋汉周 .
岩土力学, 2010, 31 (04) :1303-1308
[5]   补给区温度季节性周期波动对承压含水层温度影响的解析研究 [J].
刘超 ;
李海龙 ;
夏玉强 ;
田野 ;
耿晓龙 .
工程勘察, 2010, 38 (01) :42-46+54
[6]   欧拉-拉格朗日方法在三维水流模型中的时间阻力 [J].
胡德超 ;
赵维阳 ;
钟德钰 ;
张红武 .
水科学进展, 2009, 20 (06) :818-823
[7]   利用稳定温度场探测堤坝面状集中渗漏 [J].
王新建 ;
曾长女 ;
陈建生 .
人民黄河, 2008, (09) :93-95+97
[8]   考虑渗流场影响的大坝非稳定温度场 [J].
陈向军 ;
李志敏 .
长沙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 (01) :44-47
[9]   考虑渗流热学效应的大坝稳定温度场有限元数值分析 [J].
许增光 ;
李康宏 ;
柴军瑞 ;
邓祥辉 ;
何杨 .
红水河, 2006, (02) :112-115
[10]   单裂隙水流稳定温度场理论分析 [J].
王如宾 ;
柴军瑞 ;
陈兴周 ;
丁红瑞 ;
张超 .
人民黄河, 2006, (05) :1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