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青年与“太阳花”学运——基于政治机会结构理论的视角

被引:6
作者
刘伟伟
吴怡翔
机构
[1] 上海政法学院国际事务与公共管理学院
关键词
学运; 服贸; 政治机会结构;
D O I
10.14157/j.cnki.twrq.2016.02.002
中图分类号
D675.8 [台湾省];
学科分类号
0302 ; 030204 ;
摘要
本文以2014年台湾青年旨在反对两岸服务贸易协议通过的"太阳花"学运为研究对象,整理历次台湾学生运动的脉络,介绍本次学运的政治、经济和社会背景,梳理本次学运的发展过程,了解抗议学生的主要诉求以及矛盾焦点,并运用政治机会结构理论从三个方面加以分析:第一,政党斗争激化创造政治机会;第二,新媒体扩散抗议机会;第三,学生领袖抓住机会组织抗议团体。
引用
收藏
页码:10 / 18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新媒体在“太阳花学运”中的动员与支持作用 [J].
信强 ;
金九汎 .
台湾研究集刊, 2014, (06) :16-24
[2]  
从台湾“太阳花学运”看两岸关系面临的挑战[J]. 沈建华. 现代台湾研究. 2014(03)
[3]  
台达电子创始人郑崇华:“反服贸”将使台企丧失更多商业机会[J]. 赵磊. 中国经济周刊. 2014(20)
[4]   台湾学生为何“反服贸”? [J].
卓文娟 ;
阎桂兰 .
海峡科技与产业, 2014, (04) :19-24
[5]   台湾立法机构审议两岸服务贸易协议的实践评析 [J].
季烨 .
台湾研究集刊, 2014, (02) :56-65
[6]   论台湾政党体制的制度化问题 [J].
陈星 .
台湾研究集刊, 2013, (04) :7-14
[7]  
比较政治学[M]. 东方出版社 , (美) 阿尔蒙德, 2007
[8]  
社会与政治运动讲义[M].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赵鼎新著, 2006
[9]  
运动中的力量[M]. 译林出版社 , (美)西德尼·塔罗(SidneyTarrow)著, 2005
[10]  
乌合之众[M]. 中央编译出版社 , (法) 勒庞, 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