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课程——MOOC教学设计的内在逻辑

被引:43
作者
吴南中
机构
[1] 重庆广播电视大学教务处
关键词
MOOC; 教学设计; 课程理解; 内在逻辑;
D O I
10.13811/j.cnki.eer.2015.03.004
中图分类号
G434 [计算机化教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随着MOOC的快速发展,其资源的质量受到普遍关注,提高教学设计水平以提升对MOOC的理解程度显得尤为重要。本研究通过文献法和开发研究法,基于理解课程理论对MOOC教学设计内涵进行了界定,提出MOOC教学设计应将其创设成一个表达课程意义和自身精神生命的场域。为此,应关注学习者"偏见"所产生的期待和课程需求,生成建设目标。围绕建设目标,以教育大数据为基础,在MOOC环境下考量如何有效降低认知负荷、促进参与体验的教学活动、促进学习者之间的合作学习及与教师的对话以达成视域融合为目的协同创新教学设计思路,从而促进课程理解和学习者的自我实现。
引用
收藏
页码:29 / 33+88 +88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反思MOOC热潮 [J].
约翰巴格利 ;
陈丽 ;
年智英 .
开放教育研究, 2014, 20 (01) :9-17
[2]   大数据对教育意味着什么 [J].
沈学珺 .
上海教育科研, 2013, (09) :9-13
[3]   走向理解的远程教育资源建设:内涵与方式 [J].
吴南中 .
湖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1, (02) :1-5
[4]   基于认知负荷理论的复杂学习教学设计 [J].
赵立影 ;
吴庆麟 .
电化教育研究, 2010, (04) :44-48
[5]   论教学设计的逻辑生长点 [J].
朱德全 .
教育研究, 2008, (08) :72-76
[6]   走向理解:斯拉特瑞的后现代课程观 [J].
孙来成 .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07, (11) :74-76
[7]   教育理解论 [J].
熊川武 .
教育研究, 2005, (08) :3-8
[8]   论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J].
余文森 .
教育研究, 2004, (11) :27-30+62
[9]   从“独白”到“对话”——论教育交往中的对话 [J].
蔡春 ;
扈中平 .
教育研究, 2002, (02) :49-52
[10]  
终身学习与职业生涯发展.[M].夏海鹰; 吴南中; 彭飞霞; 编著.人民邮电出版社.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