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27 条
青海省同仁县古浪堤中上三叠统古浪堤组孢粉组合及其地层意义
被引:7
作者:
徐亚东
喻建新
罗根明
寇晓虎
陈奋宁
机构:
[1] 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来源:
关键词:
孢粉组合;
中-晚三叠世;
古浪堤组;
青海同仁;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Q914 [古植物学];
学科分类号:
0709 ;
070903 ;
摘要:
经过对青海同仁县古浪堤组实测剖面的17块样品做孢粉分析,在6个层位样品中见有孢粉化石30属41种,据此在该剖面自下而上划分2个孢粉组合:Dictyophyllidites-Di-saccus组合和Verrucosisporites-Di-saccus组合.上述孢粉组合中的孢粉的优势属为Dictyophyllidites,Cyathidites,Verrucosisporites和Chasmatosporites,Protopicea,Pinuspollenites.其中,Dictyophyllidites频繁出现于欧亚、北美、大洋州的晚三叠世和早侏罗世组合,Aratrisporites在南半球大量发育于中三叠世,Asseretospora在澳大利亚的分布时期是中三叠世-早侏罗世.前人于黄南的阿龙江上游及柴陇沟北,古浪堤组产卡尼期的菊石Protrachycerassp.及双壳类Eumorphotis(Asoella)cf.illyrica.综合而言,该地区古浪堤组时代厘定为中-晚三叠世,古植物群生长于暖温带-亚热带河控三角洲环境.
引用
收藏
页码:638 / 650
页数:13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