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8 条
四川省退耕还林工程林碳汇潜力研究
被引:7
作者:

陈先刚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西南林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系

赵晓惠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西南林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系

陆梅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西南林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系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机构:
[1] 西南林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系
来源:
关键词:
四川省;
退耕还林;
碳汇;
潜力;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718.55 [森林生态系统];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为估算四川省退耕还林工程林的碳汇潜力,调查分析了四川省2000-2007年退耕还林工程逐年造林的树种、面积等数据资料,利用国家森林资源清查资料中四川省的人工林生长历史数据模拟人工林生长曲线,借助该曲线并结合经调研国内外文献所得林分树种的生物质密度、碳含量、生物量开展系数等生物物理参数,设计出林分碳储量变化计算模型。计算结果表明,四川省退耕还林工程林的稳定碳积累量在2010、2020、2030、2040及2050年,分别为(14.276~14.740)×1012、(33.463~41.059)×1012、(43.796~57.915)×1012、(50.254~70.124)×1012和(54.024~77.655)×1012g C。退耕还林工程林具有显著碳汇功能。
引用
收藏
页码:19 / 28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 [1] 云南退耕还林工程林木生物质碳汇潜力[J]. 林业科学, 2008, (05) : 24 - 30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詹卉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西南林学院国际合作处 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
- [2] 量化退耕还林后土壤碳变化[J].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07, (03) : 112 - 119王春梅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北京林业大学省部共建森林培育与保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北京林业大学省部共建森林培育与保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刘艳红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北京林业大学省部共建森林培育与保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北京林业大学省部共建森林培育与保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邵彬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北京林业大学省部共建森林培育与保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赵景刚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吉林省敦化市林业局 北京林业大学省部共建森林培育与保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 [3] 退耕还林对黄土高原地区土壤有机碳影响预测[J]. 地域研究与开发, 2006, (03) : 94 - 99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张科利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地理学与遥感科学学院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土地资源与房地产管理系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
- [4] 我国森林生态系统碳储量和碳平衡的研究方法及进展[J]. 西北植物学报, 2005, (04) : 835 - 843刘华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雷瑞德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 [5] 樟树人工林生态系统碳素贮量与分布研究[J]. 生态学杂志, 2004, (04) : 25 - 30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田大伦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南林学院生态教研室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
- [6] 近20年来洛宁县森林植被碳储量及动态变化[J]. 资源科学, 2004, (03) : 105 - 108丁圣彦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河南大学环境与规划学院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
- [7] 中国森林生态系统的植物碳贮量及其影响因子分析[J]. 地理科学, 2004, (01) : 50 - 54赵敏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植被数量生态学重点实验室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
- [8] 不同密度湿地松人工林中碳的积累与分配[J]. 浙江林学院学报, 2003, (04) : 46 - 51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田大伦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南林学院生态研究室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蔡宝玉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南林学院生态研究室
- [9] 33年生福建柏人工林碳库与碳吸存[J]. 山地学报, 2003, (03) : 298 - 303何宗明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福建农林大学李丽红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福建农林大学王义祥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福建农林大学邹双全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福建农林大学岳永杰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福建农林大学王小国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福建农林大学
- [10] 贡嘎山亚高山林地碳的积累与耗散特征[J]. 地理学报, 2003, (02) : 179 - 185程根伟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